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美國密西西比州(Mississippi)高速公路28日發生一起載運實驗猴的卡車翻覆事故,導致多隻恒河猴(Rhesus macaque)逃逸。當地警方起初通報這些猴隻可能帶有B型皰疹病毒(Herpes B)、丙型肝炎及新冠病毒,引發民眾恐慌,警方也射殺了部分個體。然而,負責飼養這批猴子的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29日發表聲明澄清,強調猴隻「並未暴露於任何感染性病原」,目前仍有3隻猴子下落不明,搜救行動持續進行中。
賈斯珀郡(Jasper County)警長辦公室指出,事故發生在59號州際公路海德堡(Heidelberg)北方約兩英里處,該卡車原正運送21隻恒河猴前往佛羅里達州一處研究設施。事故造成木製運輸箱破裂,共有6隻猴子逃脫。
警方表示,駕駛人向執法人員通報稱這些猴隻「具攻擊性並感染疾病」,因此當局在未經驗證下開槍射殺數隻個體。警方最初宣稱「除一隻外,其餘皆已被銷毀」,但隔日修正為「仍有3隻猴子在逃」。
根據《The Hill》報導,警方當時曾提到「6隻逃脫中有5隻被銷毀、1隻仍在逃」,但後續並未再公布最終死亡數。杜蘭大學強調,該校的獸醫團隊確認這批猴隻健康,且未曾接觸任何病原。警方已呼籲居民如發現猴子,應立即撥打911通報,切勿靠近或自行捕捉。密西西比州野生動物、漁業與公園局(MDWFP)已派員協助現場搜救。
杜蘭大學指出,這批猴隻來自其設於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的國家生醫研究中心(National Primate Research Center),為非感染性研究用猴。該中心是美國八大靈長類研究機構之一,長期向各科學單位供應非人靈長類動物,用於醫學與疫苗研發。
校方發言人表示:「這些猴子未曾接觸任何感染性病原,經獸醫團隊確認健康。校方已派遣動物照護與獸醫專家前往現場協助,並與地方執法單位合作,確保公共安全與動物福祉。」
杜蘭大學也補充說明,該批猴隻並非由校方直接運輸,而屬於另一合作研究機構所有。
事件曝光後,引起動物保護團體強烈反彈。美國「人道世界動物協會」(Humane World for Animals)副主席凱瑟琳・康利(Kathleen Conlee)批評,此次事故與警方射殺行為凸顯「實驗動物運輸與危機應變的倫理漏洞」。
她指出,恒河猴是高度聰明且具社會性的動物,「牠們應受到保護,而非在恐慌與誤判中遭射殺」。康利呼籲國會停止投資靈長類研究基礎設施,將資金轉向「更具倫理、效率且節省經費的非動物替代實驗」。康利強調,美國每年仍有數萬隻靈長類被用於藥物與疾病研究,牠們經常被長途運輸,面臨極大壓力與風險。她直言:「當科學進步以動物痛苦為代價,我們必須重新檢視這是否仍是『必要之惡』。」
這起翻車事故並非首例。2024年11月,美國南卡羅萊納州亞馬西(Yemassee)也曾發生超過40隻年幼實驗猴逃出設施的事件,當地警方一度要求居民關門窗避免接觸。雖然最後全數尋回且未發現感染跡象,但事件仍引發外界質疑研究單位管理鬆散。
動保組織指出,美國雖有《動物福利法》(Animal Welfare Act)規範實驗動物使用,但靈長類研究缺乏透明度。多數研究中心未公開動物運輸流程與事故通報制度,導致社會難以監督。康利強調:「密西西比事件再度提醒我們,這不只是一場單純的意外,是制度性的問題。」
截至目前,當局仍在調查卡車翻覆原因,尚未公布完整死亡與尋回數。杜蘭大學表示,將持續協助尋回失蹤猴隻並檢討運輸安全規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