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的一大福音! 歐洲旅遊巨頭Dertour宣布停售海豚表演行程

歐洲旅遊巨頭Dertour日前宣布,將停售所有包含海豚表演的旅遊行程。圖片來源/WPA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德國大型旅遊集團Dertour Group宣布,自2025年11月起,旗下所有旅遊品牌將全面停止銷售涉及人工圈養海豚或鯨豚互動的行程,包含「與海豚共游」或觀看海豚表演等活動。這項決定被世界動物保護協會(World Animal Protection, WAP)譽為「海豚的一場重大勝利」,象徵全球旅遊業朝向動物友善與負責任觀光的趨勢再邁出關鍵一步。

綜合外媒報導,Dertour Group是歐洲規模最大的旅遊公司之一,旗下擁有超過130個旅遊品牌與子公司,包括知名旅行社Kuoni等。該集團於官網宣布,將從11月起停止販售涉及「鯨豚表演」或「人與海洋哺乳動物直接互動」的產品,這項新政策將適用於所有子品牌與合作夥伴。公司強調,未來將以「尊重野生動物、維護自然棲地」為核心原則,推動以觀察取代娛樂、以保育取代剝削的永續旅遊模式。

WAP英國分會野生動物活動經理凱薩琳‧懷斯(Katheryn Wise)表示:「這是令人振奮的消息。Dertour的決定為旅遊業立下道德典範,讓我們離終結鯨豚圈養娛樂更近一步。現在是其他企業,尤其是TUI(途易)集團效法的時候了。」

根據WAP說明,人工圈養的海豚多被迫長期生活在狹小水池或人工海灣中,缺乏足夠的空間進行深潛、長距離遨遊及社交互動,無法展現自然行為。這些海洋哺乳動物在野外通常會以群體生活,每日可移動數十公里,但在水池中卻被限制於幾公尺深的空間,常出現焦躁、攻擊或自殘行為。

為了配合表演,海豚必須接受長時間的壓力訓練,並被迫與遊客互動。懷斯指出:「那些看似『微笑』的表情,其實只是生理構造所致,並不代表牠們快樂。這些節目以娛樂名義包裝動物的痛苦,該被終止。」

WAP同時批評,仍持續販售相關行程的企業,例如TUI與GetYourGuide,至今仍與許多海豚圈養場所合作,部分海豚甚至來自日本太地町(Taiji)。太地町的捕獵活動每年都造成數百隻海豚死亡或被賣往表演場,自從電影《血色海灣》揭露了太地町捕獵海豚的惡行後,國際社會長期譴責太地町虐待動物的行為。

Dertour的新政策不僅止於「泳池中的海豚」。據德國媒體報導,該集團將結束與美國奧蘭多的「海洋世界」(SeaWorld)及西班牙特內里費島的「羅羅公園」(Loro Parque)等知名海洋主題樂園的合作關係。這些設施過去因長期圈養鯨豚並進行馬戲式表演,屢遭國際動保團體批評。

取而代之,Dertour將推出野外觀察計畫,讓遊客在海洋棲地中以負責任方式欣賞野生鯨豚。公司為此制訂了嚴格的行程準則,包括保持安全距離、限制觀察時間與規範船隻行進路線,以確保不干擾海洋生態。Dertour表示:「我們希望提供真實、尊重自然的體驗,讓旅客理解保育的重要性,而非僅止於娛樂。」

除了政策改革,Dertour Group旗下的Dertour基金會也將持續資助保育計畫。例如在土耳其,該基金會長期支持當地的海龜保育專案,協助在觀光與生態之間取得平衡。基金會發言人指出:「永續旅遊的目標是讓人與自然共榮,而非消耗自然。」

近年來,愈來愈多旅遊品牌響應國際旅遊協會(ABTA)制定的《野生動物旅遊標準》(Global Welfare Guidance for Animals in Tourism),停止銷售涉及虐待或馴化野生動物的活動。Dertour的行動被視為延續其先前「禁騎大象」政策的下一步,也象徵歐洲旅遊產業正在建立新的倫理標準。

懷斯呼籲:「TUI集團目前仍與至少37個鯨豚圈養設施合作,總計關押約580隻鯨豚。這些設施的存在只是為了營利,卻讓動物陷入一生禁錮的命運。是時候讓TUI也加入這場變革,讓這一代成為最後一代被囚禁的海豚。」

WAP強調,公眾支持對企業決策具有關鍵影響。隨著消費者逐漸傾向選擇「道德旅遊」(ethical travel),市場需求正引導產業變化。該組織也呼籲旅客主動拒絕購買任何涉及動物表演或觸摸互動的行程,改以野外觀察或支持保育機構的方式親近動物。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