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當代思潮】講座報導/蔬食與環境的綠色行動 就在日常生活中

▲邱士倢原本是個城市小孩,到宜蘭念書後才開始認識農業、食物、環境等議題,引發她後來投入食農教育,期盼讓大家擁有健康也回饋到環境。

作者:蔡育琳(關懷生命協會編輯)

隨著都市化、工商發展等社會變遷,許多人與農業的距離越來越遠,但其實我們每天的飲食選擇都與農業息息相關,對動物、對環境也有深刻影響。關懷生命協會主辦的「2022動保扎根教師研習」,邀請「舞春食農工作室」教育經理邱士倢講述「蔬食與環境的綠色行動-食農教案與教學實務分享」,希望讓老師們從食農教育中取經,可結合或應用於動保教育。

舞春兩字來自台語「有剩」,工作室目標是介紹食物和農業的故事,已在許多校園及社區推行食農教育。邱士倢從宜蘭大學園藝系畢業後,在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取得碩士,研究將食農教育融入108課綱的教學方案,她在講座中分享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也讓大家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蔬食、在地飲食等綠色行動來實踐永續發展。

吃什麼買什麼 每個選擇都是行動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實踐蔬食與環境的綠色行動?經過食農教育的宣導,每個人都能從飲食消費做起。

「今天早餐吃什麼?平常去哪裡採買食材?」邱士倢先提出兩個簡單的問題,邀請大家思考食物與農業的關係。以一份三明治為例,麵包可能是由進口小麥製成,火腿可能是大型企業的加工食材,西式的飲食則來自歷史變遷及全球化影響。再以連鎖超市為例,一份在宜蘭種植的蔬菜,採收後要送到桃園的包裝工廠,再送到宜蘭的連鎖超市販售,其中的資源成本、食物損耗都相當可觀。

為何我們會有這些飲食文化和採購習慣?其實是受到許多因素形塑而成,細心去檢視才發現有各種價值觀及優缺點。換個角度思考,我們也能以飲食消費的選擇來發揮影響力,回饋到不同的企業、經濟及環境。

進入工商業社會,外食的人口變多,帶動方便迅速的飲食方式,加上跨國貿易、消費主義、畜牧業工廠化等,現代人的食肉量比過去高出許多。然而過度的速食和肉食,對健康及環境都有害處,甚至造成國安問題。當我們提到綠色消費、綠色飲食的行動,並非只是政府或某些團體的事,邱士倢說明:「飲食也有公共性,我們每天的決定和行為,都回顧著我們支持的理念。」

選擇蔬食與在地 都是綠色行動

▲素食有各種定義,基本上以植物性食材為主。(取自「韋恩的食農生活」)

綠色行動為什麼要談蔬食?邱士倢認為,蔬食行動包含三個層面:環境友善、友善動物、身心健康。世界各地對於素食有多種定義,而在台灣,素食的宗教意味比較濃厚,近年來蔬食越來越盛行,除了不吃肉,對於五辛、蛋奶沒有特別限制,食材豐富還有許多異國風味,因此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大部分的產業都會破壞環境,但過去的農業是為了餵飽眾人,現在的食品產業是為了營利,常有生產超量、食物浪費、過度開發等問題。尤其是肉蛋奶的生產,需要付出很大的環境成本,還會造成溫室氣體的甲烷,相對來說,蔬食對環境和動物都更友善。

「在動物福利方面,我們離生產地太遠,不了解他們如何對待這些動物,如果我們看到屠宰場、飼養場,還會吃那麼多肉嗎?」邱士倢認為,只要讓大家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就可能做出更正確的選擇。

「我先生以前是無肉不歡,覺得吃肉才有Power,但現在基本都吃蔬食,誘因就是身心健康。」邱士倢的先生原本有脂肪肝、三酸高油脂,就是食用動物性製品太多的結果,另外很多民眾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可以說是現代飲食的一個悲歌。

當她先生看了《茹素的力量》這部影片,發現吃素並不會沒有力量,反而可以強化體力,還有助於體能復原,因此決定嘗試蔬食飲食。不過她也提醒:「選擇蔬食、減少肉類可以改善健康,但是不健康的蔬食也會帶來負擔,所以重點是健康飲食。」

▲邱士倢住在宜蘭壯圍,有一塊40多坪的田地,她說如果能選擇在地的食材,大多都是蔬食。

邱士倢表示,每個人對於飲食的核心關懷及動機不同,重要的是培養「食農素養」及訓練敏感度。我們可以多認識食物與農業的系統、文化、產業、體驗等,例如實際走訪農業生產環境,了解食物生產過程,與知識系統相結合,做出對自己及環境最和平和諧的選擇。

邱士倢介紹了義大利的慢食運動、日本推動的和食文化,這些運動都是希望改善人們的飲食觀念,也促進更友善環境的農業和生活方式。而在台灣,近年來蔬食風潮興起,許多市集或餐廳都以蔬食為主,如果不知道要怎麼吃、去哪裡吃,可以參考「綠色餐飲指南」,提供善待健康與環境的餐飲資訊。

如何開啟蔬食旅程呢?邱士倢建議先從一個小目標開始,例如早餐吃蔬食,列出喜歡的蔬食餐點,常吃的食物可以變成蔬食版,光顧時尚的蔬食餐廳,增加日常食物多樣性等。但她也提醒大家,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一餐不吃蔬食OK的,不必當成苦行或苛責自己,就放鬆地享受食物。」

如果無法只吃蔬食,可以選擇彈性素食(Flextarian),也可以從「在地飲食」做起,多吃自己國家、居住地生產的飲食,基本上就會少吃很多肉,因為現在很多肉品都是進口的。如果想吃肉,可選擇動物福利或產銷履歷的產品,一來比較友善,二來比較貴,會少吃也會更珍惜。

如何在校園推廣食農教育

▲舞春食農工作室在校園推動食農教育,讓學生學習為其他物種服務,也可培養善待他人的態度。

「食農教育為何會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食物和農業的問題。」邱士倢認為,面對農業與食物體系的風險與危機,我們除了改革和倡議,更要發展食農教育,向大家說明這些狀況並一起思考改變。

傳統的食農教育比較強調體驗,例如種植、烹煮、品嘗,可稱之為「情緒興奮」也就是感受情意,但這些過程未必能引發思考、改變行為。邱士倢強調,食農教育不能只讓大家覺得好玩有趣,在教學設計上還是要回到重心:「為什麼要學?這件事跟我們有何關係?我們的選擇會產生什麼影響?」

食農教育要進入校園,必須結合「永續發展教育」及「素養導向學習」,因此舞春食農工作室與學校合作,開發適合108課綱的教育模組或教案。先讓學生了解為何要學,引導學生的價值觀和行為,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建立對環境負責的態度。接著談如何做,學習技能並採取行動,以及要做什麼,建立相關知識和理論。

「食農是一個手段,因為跟食物有關、可以從做中學,讓學生比較有興趣。」邱士倢說明,教育的目的在於改變人類的思想行為,而食農教育的終極意義是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促進健康的飲食、健康的人類與健康的環境。此外,食農教育也可培養「核心永續能力」,包括知識系統化、思辨、統整問題解決、溝通協作等能力,讓學生成為一個更健全的人,面對未來各種人生課題。

▲邱士倢在屏東與老師們一起研發食農教案。

「沒有一套教育是所有人都適用的,必須先做調查,理解當地的需求。」邱士倢介紹,舞春的合作對象包括:台北市公館國小、台北市大直高中、屏東潮州神農計畫及新北石碇神農計畫等。各校有獨特的情況,偏鄉與城市的學生也有差異,因此在編寫教案時要特別規劃。

邱士倢舉例說,有學生認為泥土是髒的,為什麼會有這種觀念?泥土真的是髒的嗎?為了打破謬誤也打破原本的知識結構,她在課堂上介紹環境學與土壤學,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思考,認識昆蟲及土壤生物,也幫牠們打造舒服的家。在服務其他物種的過程中,讓學生將自我縮小,學習善待他人、為他人服務。

在一塊田上一定都是某種作物嗎?食農課程也可實現生物多樣性,將不同植物種在一起,讓不同物種可以共存。邱士倢說:「讓學生理解其他物種,是如何生活、分工、形成族群,在過程中可培養觀念,人類不是最大的,我們只是生態中的一員。」

除了學生,老師也是課程重點,過去八年來,舞春在屏東五所學校推行食農教育,每學期會先跟老師一起研發課程,思考核心概念、教育目標。有些老師對於農業覺得很陌生、很困難,因此教師研習非常重要,讓老師了解為何要做這些?應該如何一起做?

「要寫出教案,並且連結到課綱,我們才能跟老師對話,也打破食農教育只是體驗的想像,有可能發展成校本課程或學校特色。」邱士倢說,這樣會讓老師比較安心,在執行上比較從容,讓大家可以開開心心的學習。

近年來,政府和民間都在推行食農教育,今年4月立法院三讀通過「食農教育法」,希望讓大家了解農業生產、友善環境、動物福利等內容,增加飲食、環境與農業的連結。無論法規和政策如何修改,邱士倢說:「我們做食農教育的目的,是希望陪伴孩子獲得真正的幸福。」並期許孩子在行有餘力時,也能夠為「他者」帶來幸福。

推薦閱讀

「食農校案與教學實務分享」講座影片、摘要、簡報
認識我們的食物
【動保講座】友善健康的永續食物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