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報導
隨著「豬年」的到來,台灣各個文化教育單位紛紛推出豬年特展,搭上豬年的熱潮,不僅教育民眾豬的知識,同時也呼籲注意防範非洲豬瘟的相關疫情。除了台北市動物園特別發行了動物園雜誌「豬年特刊」,舉辦「豬事大吉」生肖特展和舉辦營隊外,台中市科博館也推出同名的「豬事大吉」特展,展覽第一天就吸引了許多小朋友前往參觀!
臺北市立動物園的「豬事大吉」豬年生肖特展,搭配生肖體驗營及專題講座,還鼓勵民眾近距離觀察,透過合作計畫引進的6隻「蘭嶼豬」寶寶,以及台灣野豬。除此之外,動物園邀請布農族朋友來傳遞原住民祖先代代相傳的狩獵知識與生活智慧,因為豬一直是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珍貴夥伴,在動物園的動物園雜誌「豬年特刊」中就提到,人類從1萬多年前開始就開始馴化野豬,豬與先民生活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希望透過展覽與特刊讓民眾更深入了解豬的知識。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同名的「豬事大吉」展覽,則是探討豬的文化,從神話到生活、從文學到科學,甚至還有「豬的誤解」來化解民眾對豬的錯誤認知,透過有趣的互動展品,希望民眾能從不同的面向全面認識豬。
展區除了「豬故事」,從豬八戒、三隻小豬、十二生肖,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與神話,還有一區「文化豬事」,介紹賽神豬、曾子殺豬、小豬賽跑,和世界之最的最長壽、最重、最小豬的「豬事奇聞」,最長壽的豬活到23歲,最重的豬則高達1157公斤,策展人表示這些都是展區相當值得一看的有趣知識。
豬與人的歷史相當久遠,不只是單純餐桌上的存在,在我們的文化裡面仍有許多豬的影子。如果你對豬隻的認識仍然相當模糊,不妨去上述兩個展覽看看,好好認識我們的「豬隊友」!
插畫:CO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