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鴕鳥農場撲殺令引爆爭議 加拿大鴕鳥農場撲殺令引爆爭議

動保團體籲檢討政策因應禽流感,加拿大政府祭出鴕鳥撲殺令。圖為鴕鳥農場主。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加拿大卑詩省一座鴕鳥農場因爆發禽流感疫情,被政府下令撲殺超過400隻鴕鳥,引發社會激烈爭議。支持者包括動物保護人士、美國前總統川普的盟友,甚至有人發出死亡威脅,令當地小鎮陷入緊張氛圍。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 CFIA)今年5月要求「環球鴕鳥農場」(Universal Ostrich Farms)撲殺全場鴕鳥,以防止H5N1禽流感蔓延。此前已有69隻鴕鳥因類流感症狀死亡。然而,本週三加拿大最高法院宣布暫緩執行撲殺令,將決定是否正式受理此案。

農場經營者與支持者認為,多數鴕鳥在1月疫情後已恢復健康,甚至可能產生群體免疫,質疑撲殺命令過於嚴苛。他們也批評政府檢驗範圍不足,呼籲重新檢測。

動保團體對此採取不同態度。卑詩省防虐動物協會(BC SPCA)聲明指出,禽流感對動物與公共衛生都是嚴重威脅,由於缺乏有效治療,一旦禽鳥被確認感染,農場動物往往會被安樂死以減少痛苦並防止疾病擴散,而過去雞、鴨、鵝等禽鳥也採取相同措施。他們強調自己沒有權力干預 CFIA 的決定,但要求「任何安樂死必須人道,確保恐懼、疼痛與焦慮降到最低」。同時也承認撲殺會對社區和飼主造成深遠影響,呼籲未來應改善禽鳥管理,避免類似悲劇重演。

溫哥華人道協會(Vancouver Humane Society, VHS)則持更批判態度,呼籲 CFIA 與農場「以善意、科學和人道原則」合作,尋找撲殺以外的替代方案。VHS 表示:「若鴕鳥能夠有機會在沒有傷害與剝削的情況下生活,我們支持任何能保護牠們健康與福祉的努力。」他們將鴕鳥視為「具有生命與價值的個體」,強調應以同情為核心來處理此事。

意外的是,此事件還獲得川普陣營高層聲援。美國衛生部長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前電視名醫梅梅特・奧茲(Mehmet Oz)以及億萬富豪約翰・卡西馬提迪斯(John Catsimatidis)都曾向加拿大政府施壓,要求撤銷撲殺令。美國保守派評論員克里斯・桑德斯(Chris Sanders)甚至提出,願意將鴕鳥轉移至美國牧場飼養。

本週二,農場共同經營者凱倫・艾斯珀森(Karen Espersen)與其女兒凱蒂・帕西特尼(Katie Pasitney)因阻撓檢驗員進入農場,被加拿大皇家騎警逮捕。警方隨後以乾草堆築起3公尺高屏障,封鎖鴕鳥圈地並接管現場。當晚部分乾草堆遭縱火,幸而迅速撲滅。

農場支持者則持續透過社群媒體直播現場情況,質疑禽流感疫情的真實性,並將政府行動形容為「屠殺」。警方指出,已有多家合作公司因被誤指參與撲殺而遭受騷擾、恐嚇甚至死亡威脅,對地方社區造成嚴重影響。

加拿大聯邦政府重申,採取「撲殺根除」(stamping out)政策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防疫指引,目的是阻止禽流感擴散至家禽產業甚至人類。

然而,達爾豪西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生物倫理學者安德魯・芬頓(Andrew Fenton)指出,圍繞此案的政治化語言與反科學言論,類似新冠疫情期間的反疫苗運動,恐削弱大眾對公衛體系的信任。他同時認為,農場方面要求重新檢測的呼聲「合理」,若食品檢驗局願意再做檢測,或有助恢復公信力。

目前最高法院已暫緩執行撲殺,後續是否繼續實施,將取決於法院是否正式受理此案。此事件不僅牽動動物防疫政策,更牽連跨國政治、原住民族權益與社會信任問題,加拿大社會正緊盯司法與政府下一步決定。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