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澳洲動保團體「賽馬保護聯盟」(Coali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Racehorses,簡稱CPR)最新報告指出,過去12個月內,至少有174匹純種賽馬因比賽或訓練時受傷而死亡,創下該組織自10年前開始統計以來的新高紀錄。這份報告公布的時間,正值全國矚目的墨爾本盃(Melbourne Cup)開賽前一週,再次引發外界對賽馬產業動物福利的關注。
根據CPR資料,死亡數據來自官方監理報告、媒體紀錄及內部揭弊者提供的訊息。總經理艾哈森(Helle Erhardsen)表示,所有個案均經公開紀錄、賽馬主管機關或馬主與教練確認,涵蓋平地賽與障礙賽,以及訓練過程中發生的事故。其中有85匹馬死於前肢嚴重骨折等致命傷。
艾哈森指出,實際死亡數字恐遠高於報告所列。她說:「在訓練或馬廄內因傷死亡的個案多半未公開。」今年2月,該團體依《政府資訊公開法》(GIPA)向新南威爾斯州賽馬管理局(Racing NSW)提出申請,發現2023至2024年間共有138匹馬因比賽或訓練受傷而死亡或被安樂死,數量是CPR同期統計的兩倍。
以維多利亞州為例,2024至2025賽季僅平地賽馬日即有20匹馬意外死亡。若納入障礙賽與訓練期間的死亡個案,CPR報告顯示共有40匹馬喪命。
報告發布之際,維多利亞賽馬局(Racing Victoria)正面臨內部震盪。該局獸醫服務總監葛瑞絲.佛比斯(Dr. Grace Forbes)在「公平工作仲裁案件」(Fair Work case)中指控高層要求她在執行安全檢驗時「更有彈性」,暗示應放寬馬匹賽前醫檢標準。對此,賽馬局發言人表示「對這些毫無根據的指控感到失望,並強烈駁斥」,並強調馬匹福祉始終是該局的首要任務。
維多利亞賽馬局於2021年導入嚴格的獸醫安全規範,起因是2013年至2020年間,七匹馬在墨爾本盃賽事中死亡,其中五匹為外國參賽馬匹,皆死於腿部骨折。此後,所有國際參賽馬都必須在抵澳前進行肢體CT掃描(或MRI)、抵澳後再進行第二次CT檢查,並接受多次由官方指定獸醫執行的術前檢查。
截至2025年,凡參加墨爾本盃的馬匹——包含本地訓練馬——皆須通過強制CT掃描及兩次術前檢驗。若CT結果異常,還可進一步接受正子放射斷層掃描(PET),此設備為政府補助後在維勒比(Werribee)設立。這些高階影像技術能早期偵測骨骼與軟組織損傷,避免災難性骨折。
維多利亞賽馬局表示,自新制度施行以來,「春季嘉年華」(Spring Racing Carnival)期間未再出現死亡案例,並強調:「這些規範會持續依據數據、新技術與各界意見檢討更新,但任何改動都須經多層審核。」該局重申目標是「在維持世界級賽事的同時,優先保障馬與騎師的安全」。
對此,CPR認為安全規範應不僅限於高階賽事,而應普及至所有賽場。艾哈森直言:「既然維多利亞賽馬局能藉由CT篩檢避免墨爾本盃現場的致命事故,那麼全澳各地所有賽馬也應享有同等的保護。」她批評,賽馬當局「若真的關心馬匹,而不只是公眾形象」,就應將這些措施延伸至每一場比賽。
根據動保團體統計,賽馬在高速奔跑中最常發生的傷害是肢體骨裂與肌腱撕裂,而受傷後多以安樂死收場。專家指出,賽馬被繁殖出極端的體能條件,使骨骼難以承受高速競賽的壓力,加上過度訓練與鞭策,也增加了傷亡風險。近年多起澳洲馴馬師與騎師因虐待或非法使用興奮劑而受罰,更讓外界質疑整個產業的監管是否足夠。
隨著墨爾本盃即將登場,這份報告再度挑戰賽馬作為「國民運動」的光環。CPR呼籲政府與賽馬協會公開更多死亡與傷病資料,並建立獨立的動物福利審查機制。艾哈森說:「當一項娛樂活動每年奪走上百條生命,我們不能再假裝這只是遊戲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