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報導
你是否曾在傳統市場裡,看到魚隻嘴唇被尼龍線穿過、拉到尾端緊緊綁住,把魚彎曲成U字型?這項綁魚技術被稱為「弓魚」,能夠勉強延長魚的呼吸,讓魚在離水後仍能存活一段時間,因為許多消費者堅信「買活的才新鮮」。
然而,這樣緩慢窒息死亡的過程,對於能感受到疼痛的魚來說,卻是一場漫長的折磨;以科學的角度來看,甚至會讓魚肉肉質變差。在世界動物日這天(10/4),動保團體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召開記者會,要告訴消費者:別再有這種造成動物受虐、有食安疑慮的迷思了!
弓魚得名於把魚綁成弓形,這項技術並無可靠文獻紀錄起源,但一般被認為源自中國福建省建甌市,已流傳兩百多年,綑綁的魚種沒有限定,多為淡水魚,而在台灣的傳統市場中,則特定用在「金目鱸」上,被綑綁的魚之所以能長時間離水存活,是因為魚離水後會失去支撐力的鰓絲被撐開、增加與空氣的接觸,勉強得到呼吸的機會。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之暘表示,早期台灣民眾常以金目鱸進補,開刀、坐月子都會購買,魚價昂貴,讓消費者認為「要買活的」,加上金目鱸活力較旺盛,比起其他魚種,被綑綁後延長存活的時間更長,因此就成為了台灣使用弓魚方法販售的特定魚種。
但是,用這樣的方式買到的活魚,真的有比較好嗎?事實上,延長動物痛苦緊迫時間的作法,讓結果適得其反!蘇格蘭魚類獸醫權威Dr. Tony Wall指出:「痛苦緊迫會讓魚體內釋放的乳酸量變得很高,導致魚肉被污染、肉質下降,因此採用這種做法的魚肉肉質會變差。」
Dr. Tony Wall進一步說明:「在自然狀態下,魚從來不會有這樣的姿勢,被綑綁的魚身體弓成U型,必定讓魚產生劇烈疼痛;而用繩線穿扯過魚嘴、鰓、鰓蓋的過程,也會造成魚的疼痛與緊迫。魚的鰓蓋被迫打開,氧氣量緩慢地降低,窒息過程變得十分漫長。攤商為了讓被綁的魚繼續活著,會不斷灑水或浸水,更可能造成魚體被污染或受細菌感染的風險。總之,這樣的作法十分殘忍,魚會非常痛苦,魚肉品質也會下降、還有被細菌污染的風險。」
黃之暘補充表示,魚類死亡後會經過僵直期再解僵,解僵的程度會讓魚肉在風味和腐敗之間消長,解僵階段魚類會產生風味成分,類似於肉類的「熟成」,因此並非「買活的最好」,宰殺及保存的方式才是關鍵,反而是活魚在緊迫的過程中會使內分泌出現變化,並透過血液改變魚體內組織成分,加上弓魚的操作手法會導致魚鱗脫落,讓環境微生物、污染物進入魚體,這些風險都會影響魚的肉質,最好的作法其實是快速的立即致昏致死魚類,再做後續處理,對肉質及鮮度更有幫助。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則指出,科學研究早已證實魚類能感受疼痛,也會因緊迫和恐懼感到痛苦,魚是脊椎動物,屬於台灣《動物保護法》規範保護的對象,卻長期被忽視,有些被綑綁的鱸魚甚至8到12小時才會死亡,完全是不必要的痛苦,而這樣的作法甚至沒有真的達成消費者所需,只是因為消費者的迷思而存在。
根據農委會統計,全台共有24個漁市,其中有金目鱸交易紀錄共17處,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以電話訪查是否有「活體弓魚」現象,其中8個漁市表示活魚、冰鮮皆有,部分活魚有綁繩;3個漁市表示只賣冰鮮,不賣活魚,其餘則為沒有販售養殖鱸魚、不確定是否有綁繩及無人接聽,其中新竹、苗栗、斗南3處漁市表示「不賣活魚消費者一樣可以接受」,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研究員寸舫筑指出,這種手法既不必要、也不是台灣常態,但卻因為部分攤商、貨主與消費者共同造成的迷思而持續存在。
在動保團體的實地調查中,更有魚販表示:「消費者以為魚一定要買活的才新鮮,你想嘛,很多魚從南部運上來,一整天的運輸、折磨,要加什麼才能讓魚維持活著?你自己想嘛!你只要解釋給消費者聽,他們就懂了。」
台北市中央市場是大台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市場,其中有不少攤商售有活綁鱸魚,對於是否能針對這樣的行為進行裁罰,台北市動物救援隊隊長吳晉安表示,攤商為了販售而綁魚,並非故意或有虐待動物的想法,事實上其他同樣受動保法規範的經濟動物,屠宰方式都有作業準則,如家畜禽尚未經人道方式昏厥前,不得綑綁、拋投、丟擲、切割及放血,魚類卻沒有被納入,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魚類的屠宰沒有任何的規範,有關單位也就無法取締。
這樣明顯的不當對待動物狀況,卻因為台灣至今沒有制定任何關於魚類的動物福利規範而被默許,因此在10月4日世界動物日這天,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公開調查影像,要求農委會應積極著手訂定「魚類飼養、捕撈、運送、展售、致昏與宰殺動物福利規範」,推廣教育訓練並宣導消費者認知魚類動物福利。
最重要的是,消費者應該停止這種「活體最好」的迷思,不要再以錯誤的觀念,延續動物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