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野生動物養殖戶轉型 中國多地推出補償方案

記者 李娉婷/報導

今(2020)年2月底,中國政府通過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相關決定,展開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之路,然而在許多地區,野生動物養殖曾作為「脫貧致富」項目獲得政府補助,禁野令之下,養殖戶該如何生存、在養野生動物又該如何處置,成了重要問題,為此,湖南、廣東、江西等地區已經推出補償方案,以幫助野生動物養殖戶轉型。

中國政府通過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相關決定,曾受到許多地方政府扶持的竹鼠養殖也被禁止。   截取自華農兄弟youtube影片

今年2月24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議修法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養殖的陸生野生動物也都不能再販售及食用,此舉雖在國際獲得讚賞,但對當初合法取得許可的野生動物養殖戶來說,無異於一場風暴,許多野生動物養殖曾受到地方政府扶持鼓勵,甚至屬於扶貧項目,如何幫助養殖戶退場,成為一大考驗。

工人日報》報導,以竹鼠養殖為例,在政府部門2014年發布的一份特色產業增收工作實施方案中,竹鼠就被列為滇西邊境地區可因地制宜發展的特種養殖;到了2017年,竹鼠養殖在廣西、湖南、貴州、雲南等地作為脫貧致富項目也得到政府扶持,根據統計,單單廣西的竹鼠養殖存欄量就有1800萬隻左右。

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義合鎮曲灘村的養殖戶摘下了竹鼠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牌子。   取自知乎-中國環境網​發表文章

對此,中國國家林草局在4月8日向各地林草部門印發《關於穩妥做好禁食野生動物後續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做好禁食野生動物後續工作,準確掌握實際情況,包括區分合法養殖與非法養殖、區分食用為目的和非食用性利用、評估對合法養殖戶及從業人員造成的損失或影響、提出合理補償建議等,引導受到《決定》影響的合法養殖戶調整發展方向。

5月15日,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公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見》,同時推出「全省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退出補償及動物處置方案」、「全省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中貧困戶和邊緣戶精準幫扶工作方案」、「省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監管執法行動方案」三個具體方案,是第一個推出野生動物養殖退出方案的省級政府,並明確列出補償範圍、補償標準和補償資金。

湖南省對陸生野生動物養殖戶的退出補償金額(幣值:人民幣)。   取自湖南省「全省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退出補償及動物處置方案」

湖南省「全省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退出補償及動物處置方案」指出,對相關合法業者的退出補償將分兩批進行,第一批人工繁育退出的物種為王錦蛇、眼鏡蛇、水律蛇、竹鼠、豪豬、果子狸、小麂、鴻雁、灰胸竹雞、豚鼠、白骨頂、紅骨頂、斑嘴鴨、綠翅鴨等14種; 第二批物種則需待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草局調整水生野生動物、國家牲畜遺傳資源目錄後確定。

湖南省林業局局長胡長清補充說明,自主確認且經林業部門同意為非食用性用途的養殖戶可以繼續養殖,不會給予退出補償,他說:「以食用為目的的所有野生動物的養殖必須轉產,但是作為藥用和其他一些用途的經過批准的特殊養殖還是可以做,我們會加強監管。」

央廣網》報導,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法研究中心主任楊朝霞對湖南省率先推出補償方案的做法表示讚賞,他說:「它能夠讓《決定》落地,它是有規劃、有步驟的。而且據我了解,補償標準裡,像蛇類基本上能達到市場價格的60%~80%,竹鼠能達到50%。」

轉產香菇的原竹鼠養殖戶。   取自澎湃新聞

除了湖南省,廣東省、江西省的一些地區也公佈了補償方案,如江西省贛州市規定,轉產養殖戶可享受農業產業發展補助,該市的信豐縣有36戶野生動物養殖戶、飼養18000多隻野生動物,信豐縣林業局估計,全縣的野生動物轉產補助預算大概是人民幣200萬元;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提撥人民幣200萬元用於竹鼠、蛇等禁止類特色養殖業的財政補貼;廣東省肇慶市也推出了多項措施,支持野生動物養殖戶轉型轉產。

對於留下的動物,湖南省的方案則提出了「放歸自然、轉作他用、無害化處理」三種處置方式——動物若要放歸自然,會選擇遠離民眾居住地、生態環境良好的野生動物自然分布區和歷史分布區,並對放歸數量進行控制,確保不會對生態造成危害;若為轉作他用,可轉作科研、藥用和醫用、展示等用途;若無法採取上述兩種方式,則會對動物進行「無害化處理」,採取深埋法、焚燒法等方式處理動物屍體。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