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加拿大安大略省倫敦市(London, Ontario)聖若瑟醫院(St. Joseph’s Health Care London)與旗下羅森研究所(Lawson Research Institute)爆出長期在偷偷使用米格魯(Beagle)與幼犬進行心臟病研究的消息,引發社會譁然。調查顯示,研究人員在犬隻身上誘發長達三小時的心肌梗塞,最終將牠們安樂死取心臟進行分析。安省省長道格・福特(Doug Ford)在事件曝光後公開譴責,形容做法「可怕且不人道」,並承諾立法禁止對特定動物的醫學測試。
綜合外媒報導,這起事件由多倫多大學達拉拉納公共衛生學院(Dalla Lan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下屬的調查新聞局(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Bureau, IJB)與《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共同揭露。報導指出,犬隻從美國繁殖場運抵加拿大安大略省倫敦市,透過無標誌白色廂型車進入醫院後門,由多名保全護送至「祕密六樓」實驗室。
吹哨者透露,為避免吠叫聲外洩,員工會將收音機音量開到最大,並將飼料袋隱密處理,不讓外界察覺。進入實驗室後,犬隻被關在沒有床墊的籠內,部分手術後的狗發出尖銳哀鳴。內部文件顯示,實驗會阻斷心臟血流70分鐘至三小時,模擬心肌梗塞,再進行核磁共振(MRI)與正子斷層掃描(PET),觀察數週後將狗狗安樂死,最後取出心臟觀察
研究紀錄指出,雖然研究人員預期犬隻能存活至實驗結束,但約有一半的犬隻在心臟病發過程中死亡。
聖若瑟醫院與羅森研究所發出書面聲明,聲稱研究已獲加拿大動物護理委員會(CCAC)與西安大略大學(Western University)動物護理委員會批准,符合加拿大動物福利指引。院方強調,僅在沒有替代方法時才使用動物,並提供戶外活動、社交機會及全天候獸醫照護。聲明中提到,自成立以來共有13隻犬隻被重新安置,但過去五年無犬隻獲得收養。院方並未回應為何該實驗要「長期保密」,不對外公開。
安省省長福特日前出席活動時強烈批評:「我可以理解老鼠、兔子可能被用於研究,但米格魯?看看牠們的臉,這是不可接受的。」他表示已指示團隊調查其他進行犬貓實驗的單位,並承諾推動立法禁止此類行為。福特嚴肅地表示:「我在這裡向所有進行殘忍實驗的科學家喊話:在我抓到你之前,你最好停止。我們將立法,你們不能再這樣對待動物。」
加拿大替代動物方法研究中心(Canadian Centre for Alternatives to Animal Methods)執行主任查魯・昌德拉塞卡拉(Charu Chandrasekera)形容,這是加拿大科學界的「轉捩點」。她批評,加拿大缺乏聯邦層級的動物實驗保護法,也缺少淘汰動物實驗的政策,與許多國家相比起來,十分落後。動物正義(Animal Justice)執行主任卡蜜兒・拉布楚克(Camille Labchuk)則指出,最大的問題是實驗「不透明」,因為若大眾得知犬隻的實驗過程,必定引發「壓倒性憤怒」。該組織曾向醫院提議協助實驗犬重新安置,但院方並未採納。
CCAC統計顯示,2023年加拿大共有16,151隻犬隻被用於科學研究,較2020年幾乎翻倍,且不包括未受CCAC認證的機構。相比之下,2022年歐盟僅使用不到9,000隻犬隻。
CCAC執行主任皮耶・維羅(Pierre Verreault)坦言,加拿大的制度雖制定動物福利標準,但缺乏懲處權限,透明度也低於歐洲國家。該組織每三年審查一次會員機構,但報告並不公開。聖若瑟醫院在2024年11月的審查中被評為「狀況良好」,院方拒絕公開報告內容。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今年已宣布,在部分藥物開發中可跳過動物測試,改採人工智慧建模、人體器官晶片與既有人類臨床數據。專家指出,這顯示國際醫學界已擁有更多以人類為中心的研究方法,加拿大應跟進改革。昌德拉塞卡拉建議,加拿大科學界可善用已發表的人類心臟影像數據,或利用細胞培養與微型生物晶片進行模擬,逐步取代動物實驗。
事件曝光後,聖若瑟醫院於8月11日宣布,即日起停止涉及犬隻的所有研究。但是否會配合政府推動更廣泛的制度改革,仍有待觀察。動保團體希望,這起爭議能促使加拿大建立透明、具法律約束力的動物研究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