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團頒布最新屠狗之王 澎湖縣收容所死亡率高達35%

記者 李娉婷/報導

疫情期間,人們待在家、保持社交距離,是為了確保安全;但一直以來,一些地區的流浪動物被隔絕在收容所之內,面臨的卻是壓力、疾病甚至死亡。世界流浪動物日(4月4日)前夕,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赴監察院,公布澎湖縣長賴峰偉、嘉義縣長翁章梁、彰化縣長王惠美三人為2019年的「屠狗之王」,指出三地收容所死亡率遠高於全國平均值的7%,其中冠軍澎湖縣更是該數值的5倍!

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今(1)日在監察院門口上演行動劇,公布2019年的三名「屠狗之王」。   李娉婷/攝

在監察院前,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簡稱:動督盟)理事長王唯治將「屠狗之王」的獎盃頒發給三名縣長的扮演者,這是動督盟自2013年開始觀察收容所以來的又一屆加冕典禮,過去曾有首長被封為屠狗之王的縣市,有如屏東縣一般,已從2016年的近60%所內死亡率(人道處理+其他原因死亡),大幅進步到2019年的1%,成為全台最低,但也有如澎湖縣一般「多次獲獎」的地區。

王唯治表示,從2017年2月4日零撲殺政策上路之後,全國各公立動物收容所所內死亡率平均為7%(2017年8%、2018年6%、2019年7%、2020年1-2月7.5%),但屠狗之王冠軍的澎湖縣,卻從2017年11%、2018年17%,到2019年飆高到35%,是最低值1%(台東縣、屏東縣)的35倍,更是當年全國平均值的5倍,非常離譜。

而亞軍嘉義縣,從2017年16%、2018年15%,到2019年17%,也超過三年平均值兩倍;季軍彰化縣從2017年16%,到2018年降到平均值7%,在2019年又跳升到19%,也超過三年平均值的2倍。王唯治說:「這三個縣在零撲殺之前,就是劣跡斑斑的後段班,我們過去曾親自拜訪他們的縣長,向他們解說愛護動物的重要性,也獲得改善承諾,但三年下來,卻是這樣的成績!」

(左起)嘉義縣長翁章梁、彰化縣長王惠美、澎湖縣長賴峰偉被動保團體封為「屠狗之王」。 李娉婷/攝

動督盟指出,收容所統計的在養占可容留比例,即俗稱的「爆籠」指標,代表的是該收容所是否滿足空間照顧人力及醫療人力的需求,是動物福利的先期指標,一旦比例逼近100%或超過,就意味著動物福利下降的風險,若不超前改善,時間久了,或大幅上升,都容易造成所內死亡上升。

出席聲援的台灣動物保護法律研究協會秘書長周敬凡強調,所內死亡率高,該針對的並不是收容所的工作人員,這些工作人員的壓力非常大,通常也很盡心在照顧動物,但因為地方政府的流浪動物管理政策沒有落實,沒有絕育、沒有浪犬或放養犬管理,導致不斷有犬隻被通報入所,即使健康的動物進了收容所,也可能因為空間的壓迫而生病、傷亡。

周敬凡表示,這樣的狀況絕對不只是收容所工作人員的責任,地方首長對於政策必須要有更完整的規劃及落實,提供更多的資源給第一線工作人員,去進行收容、結紮等任務,「地方首長才是必須被要求與譴責的對象,對於第一線的工作人員,我們希望能給予更多的支持與協助。」

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提供
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提供

動督盟秘書長何宗勳則表示,所內死亡的原因有非常多,有些是無力照顧年幼動物、有些是犬隻打架導致,或者動物入所時就已受傷,如車禍等,最終這些死亡率能否下降,還是取決於所內的設備與醫療資源,而在三個屠狗之王縣市中,除了澎湖的設備較好外,其他兩個收容所的設備環境都非常慘。動督盟舉例,提升所內醫療設備、跟動物醫院合作提供緊急協助,這些都是可以做的;設備提升就算無法一次到位,逐年增加或公私協力也可以達成目標,但如今,這三地的業務單位卻放任情況惡化,讓民眾對政府失去信心。

何宗勳說:「在2016年零撲殺政策上路前一年,我們到三個縣去拜會,縣長也都承諾要改善,但到了2017年還是沒有改善,現在三地的縣長全都換人,更應該記取前任執政者的教訓,可是非常遺憾,這三位縣長完全無視所內死亡的節節高升。」

於監察院門口完成加冕典禮後,動督盟也進入監察院,向監委田秋堇遞交陳情書,控訴三位縣長失職。

動督盟進入監察院,向監委田秋堇遞交陳情書。   李娉婷/攝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