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報導
台灣養狗人數驚人,根據2019年全國家犬貓數量調查結果,家犬數量估計超過150萬隻,不過這在150萬隻狗裡,不是所有都是待遇如同「毛小孩」的好命狗,其中有不少終身被限制在小範圍生活。為了翻轉這類被長期關籠、栓鍊飼養的「籠鍊犬」的命運,今(2021)年開始,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和新北動保處合作培訓志工,要逐步改變這些不合格飼主的飼養觀念!
台灣養狗民眾數量龐大,但卻有許多人飼養觀念錯誤,導致犬隻動物身心狀況不佳,普遍存在的「籠鍊犬」就是一個大問題──儘管台灣有不少飼主已將犬隻視為心愛的家庭成員,但同時被長期關籠、栓鍊飼養的犬隻數量也不容小覷。為了改善這些犬隻的處境,長期關注籠鍊犬困境的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以下簡稱動平會)今年開始和新北市動保處合作培訓志工、建立籠鍊犬地圖,要直接從身邊的鄰居飼主著手,守護鄰里的家犬。
如果發現動物福利狀況不佳的籠鍊犬,到底該怎麼辦呢?「慢慢教育」仍是公家單位和民間動保團體最終解答,今年下半年開始,動平會和新北市動保處合作舉辦「斷開鎖鍊—翻轉籠鍊犬的未來 志工培力工作坊」,動平會執行長林憶珊表示,
目前他們的做法是訓練志工以柔性方式介入,觀察犬隻狀況、協助飼主遛狗,和飼主建立關係後協助改變飼養方式,而新北市的籠鏈犬地圖下半年才開始建立,截至12月初就已經登錄了7、80件案例,可見籠鍊犬隻現象在台灣的氾濫。
新北動保處處長楊淑方則表示,這個志工培訓計畫像是「活水」一樣,沒有確切的結束時間,從工作坊的報名狀況來看,可見有許多人都在關注著籠鍊犬問題,靠著這些積極參與的民眾長期關懷,同時動保機關持續培訓志工,就能夠不斷有新人加入關懷社區籠鍊犬的行列,她說:「課程本來是實體講座,但今年因為疫情改成了線上講座,沒想到成效反而更好!全台各地的民眾都來報名了,最後報名人數有273位,每次4小時以上的線上課程共6梯次,居然還是有174位公民完成了,可見很多人覺得這個做法(籠鍊犬隻)需要被改變。」
楊淑方說明,今年的課程還只在概念階段,會教導學員動保法規、判斷被關籠或栓鍊的犬隻是否為長期受困,明年則希望能恢復實體課程,由訓犬師帶著學員親自到現場觀察,現場硬體設備、犬隻指甲長度、是否有刻板行為等都是判斷的標準。
而目前規劃的執行方式為請志工在距離住家10分鐘路程的範圍尋找,看看附近有沒有籠鍊犬,若有就到線上表單記錄下犬隻和環境的特徵,楊淑方說,動平會會根據這些紀錄進行評分:80分以上是綠燈,表示犬隻的狀況還OK;70到80分是黃燈,需要志工常關注犬隻狀況;70分以下則為紅燈,動保處在後台看到後會派動保員或獸醫前往現場要求改善,飼主不處理就會開罰甚至沒入犬隻。
「動保機關不可能配到一個里一個動保員,能觀察到的也不會比當地居民更即時和真實,請志工在走路10分鐘內可到的範圍觀察,可見是在他們居住的社區內,我們想透過鄰里的力量去影響、改變飼主,這些飼主可能不是不愛狗,只是沒時間或觀念不足,這時就可以讓志工幫忙遛狗,以讓狗過得更好為出發點進行改善。」楊淑方表示,整個計畫會持續的做滾動式修正,每次課程結束後志工也會給回饋,而這個計畫雖然很簡單,但是卻能預防動保案件的發生,因為很多不當飼養就是從長期籠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