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小組 / 整理報導
50多個動保團體於5月30日在凱道舉辦「為浪浪發聲」活動之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6/6)日下午邀集20多個動保團體會面,說明「於特定生態熱區試辦臺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因犬隻侵擾改善專案」試辦計畫,強調對犬隻不會撲殺而是安置,並接受動團建議,擇定以「山豬吊」、「餵食管理」、「源頭管理」、「人犬衝突」作為未來會議的主題。但由一位會議參與者釋出的媒體訊息,立即引發部分野生動物保育人士的反彈,也為這項試辦計畫的推進伏下隱憂。
代表新北市河濱友善動物園區出席的動保人黃泰山,會中先針對試辦計畫提出幾項疑義,包括沒有安置處所如何進行捕犬?放養犬隻如何能不被放養?如何在不放養後不淪為籠鍊狗?生態熱區禁止餵食的生效時間?另也提出一些建議,例如捕犬作業不宜採用標案,而是與動團的抓紮手合作;愛媽是流浪狗的餵食者,也是管理者,甚至是後續成效的追蹤者,不應被汙名化,而是重用。
試辦計畫簡報的一頁「規畫試辦區位」圖表,則引發討論,來自苗栗後龍的愛媽對後龍被劃入區位表示不解,因為她抓紥十多年,未曾見過遭犬傷的石虎,而多數與會者對試辦計畫一舉納入苗栗、台中、南投三個縣市,合計187個村里,感到疑慮,評估執行量能難以負擔。而在特生中心研究員林育秀說明,期望能以三縣市的河道為試辦區位後,河岸兩旁的放養犬如何斷絕,如何落實絕育,成為另一疑問。
與會的20多個團體中,不乏長期居於第一線的抓紮團隊,他們表示除了救援流浪狗,也關心野生動物,因而對於生態熱區移置流浪狗,讓野生動物免遭侵害的作法表達支持,但台灣野生動物面對的生存困境包括棲地破壞、路殺等,犬殺絕非關鍵項目,況且犬殺的「犬」也有待釐清,因而要求握有山林自動相機和錄影帶相關資料的特生中心,應進一步分析流浪狗和獵犬的傷害案例。
至於同時會危害野生動物和遊蕩犬的金屬套索山豬吊,更為動團深惡痛絕,要求應比照先進國家的作法,全面嚴禁使用,台灣動物保護法律研究協會理事長顏紘頤建議農委會,應把行政量能放在如何防止野生動物受害,而非聚焦於遊蕩犬對野生動物侵擾的單一面向。
對於試辦計畫的第一步驟生態調查(或稱「數狗」),會中也有不同意見。黃泰山認為盤點犬隻數量是必要的前置作業,而且應由愛媽協助,了解須被收容的犬隻數量後,才能進行安置點的規畫,他並提出國外的開放式收容所模式。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理事林雅哲則表示,數狗未必是必要流程,可以一邊進行捕捉一邊計數,他提出的安置方式是介於生態熱區和村里社區的緩衝林地,以圍籬方式收容狗群,並由原本的餵食者負責照顧。
對於動團支持生態熱區移置遊蕩犬試辦計畫,及對公私協力方式的肯定,陳吉仲表達欣慰,一度提出後續由動保、野保各自推選3至5個代表團體,對試辦計畫進行深入研討的方案,但在幾位動團人士顯現遲疑後,他沒有再次提及,反倒是對動團強調的禁用山豬吊、餵食管理、源頭管理,和人犬衝突化解等4項議題,做成下次召開會議專門討論的決議,另也要求特生中心在兩周後提出試辦區位的精準規畫方案。
長達3小時的會議結束未久,中央社標題為《動團:陳吉仲允諾遊蕩犬移置縮小生態熱區》的新聞稿,立即在野保圈引燃怒火,文中「縮小熱區、收容在開放式場域」等文字,讓農委會被抨擊為漠視、羞辱專業。農委會迅速於今天在官網刊出《農委會精準規劃熱區,持續與動保及野保團體研商》新聞稿澄清。此時再咀嚼《以賽局理論提供遊蕩動物與野生動物衝突中的程序性解方》一文,只能祈祝大家消弭動保、野保的疆界,為動物貢獻心力,為牠們找出安身之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