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疫情封鎖期間,許多英國民眾萌生飼養犬隻的念頭,寵物犬需求因而大增,然而隨著疫情過去、人們重返工作崗位,犬隻紛紛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甚至有暴衝、撲人、攻擊等問題行為。最近一篇英國皇家獸醫學院(RVC)的統計發現,超過9成的飼主都曾苦惱於愛犬的問題行為,主因是疫情期間人們衝動領養,未認知到自己的飼主責任,也未能在最重要的時期與犬隻一同上課。
英國皇家獸醫學院(RVC)針對2020 年新冠疫情封鎖期間,購買、領養犬隻的1200位飼主進行調查,逾9成民眾當時購買幼犬,現在這些幼犬已經 21 個月大了,但飼主仍深受犬隻問題行為之苦。這份統計中,有高達97%的飼主認為自己的犬隻至少有 24 種問題行為中的其中一種,平均而言每隻狗至少出現5種問題行為。
20%的飼主表示,他們的愛犬至今仍有8種或8種以上的問題行為,更有33%的飼主因為犬隻出現問題行為,而覺得「訓練犬隻比預期的更難」。常見的問題行為包含暴衝、拉扯牽繩、看到陌生人撲起,或有攻擊性行為。
英國皇家獸醫學院伴侶動物行為與動物福利講師、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羅威納(Rowena Packer)博士指出:「一個關鍵問題是,許多人沒有做足功課,也沒有意識到自己身為飼主的責任。我認為,很多新主人對自己愛犬的行為抱有很高的期望,所以當他們意識到實際訓練的艱難時,就陷入了困境。」羅威納認為,在疫情封鎖期間,衝動飼養寵物的飼主也創下新高,雖然這份研究無法和過去犬隻問題行為的發生率進行比較,但她指出:「與其他數據相比,疫情期間人們飼養的幼犬問題行為普遍增多。」
然而,並非所有苦惱的飼主都沒有經驗,經驗豐富的飼主也面臨同樣困境。來自愛爾蘭紹斯波特(Southport)的菲爾(Phil Wright)今年 59 歲,過去擁有豐富的養犬經驗,但他2020 年 2 月領養的兩隻幼犬Scout和Harper,卻有嚴重的問題行為。他說:「牠們兩個都有嚴重的分離焦慮,如果我離開家,牠們會不停嚎叫,另外散步時暴衝問題也很嚴重。」
菲爾認為,這些問題行為的發生都與疫情封鎖有關。他解釋:「會出現分離焦慮,肯定是因為過去我每天都陪著牠們,現在我需要出門採買、工作。散步時牠們會暴衝、試圖攻擊其他犬隻,這也是封鎖期間牠們沒辦法外出走走,缺乏和其他狗互動的機會。」
英國皇家獸醫學院指出,最常見的問題行為是暴衝、拉扯牽繩,約有三分之二的飼主回報這個問題,第二名與第三名則是撲人及召回能力差,此外也有 25% 的人發現自己的愛犬有攻擊行為。
令人擔憂的是,英國皇家獸醫學院還發現,有82%的狗主人使用一種或多種懲罰性方法來訓犬,如鎖喉、吼叫或推打等,這些方法可能會導致進一步的問題行為。羅威納指出:「在疫情期間,許多飼主沒有參加過訓犬課程,這導致他們向朋友、家人甚至社交媒體尋求建議,並學習到錯誤的方法。」
她說:「實際上這些飼主並沒有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任何因為愛犬問題行為而苦惱的人都應該向獸醫、認證的訓犬師尋求幫助,這不僅是幫助自己,也是幫助這些可憐的狗狗。因為某些問題行為會導致犬隻出現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