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兒童目睹對動物的暴力行為,會對他們的社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而這個長期受到忽視的議題,近年來開始逐漸受到重視。去(2023)年,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針對《兒童權利公約》相關條文作出的解釋中,將「免於目睹對動物施加的暴力」也加入其中,宣告虐待動物議題首次被納入人權領域!而近日,該委員會在審查南非政府繳交的報告後,甚至以「戰利品狩獵」為例解釋該條款,承認了戰利品狩獵是一種暴力和有害的活動——不只對動物,對兒童來說也是如此。
於1989年通過、隔年生效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是全球第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公約,保障兒童擁有基本人權,而負責監察締約國執行該公約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會不定期發表「一般性意見」(general comments),對特定條文作解釋。去年,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發布第26號一般性意見書,對兒童權利與環境保護之間廣泛的聯繫作出解釋,雖然重點在於氣候變遷,但還有一個小亮點,寫下了動物福利倡議的重要時刻。
在第19條關於保護兒童「免受一切形式暴力的權利」的條款中,委員會寫道:「必須保護兒童免於一切形式的身心暴力,免於目睹家庭暴力或對動物施加的暴力。」這是虐待動物議題首次被納入人權公約,在世界舞台上,提高了虐待動物行為的嚴重性。
在一些家庭中,兒童及少年雖然未受到家庭暴力的傷害,但卻間接目睹了家庭暴力,這樣的孩童被稱為「目睹暴力兒童」(簡稱「目睹兒」),目睹兒雖未親身受到傷害,但會留下隱性與長期的負面影響,甚至有部分目睹兒因為錯誤認同暴力,未來又再度成為家庭暴力的施暴者或受虐者。
一篇2019年發表於《兒童與青少年創傷期刊》(Journal of Child & Adolescent Trauma)的綜述文章就寫道:「目睹暴力會引起並增加兒童的不良適應行為(Maladaptive Behavior),包括對人類和動物實施暴力。目睹暴力可能導致實施暴力的機制包括去敏感化、同理心下降、習得的不良適應因應機制,以及其他習得行為……無論孩子目睹的是針對人類還是針對動物的暴力,這些過程都被認為非常相似;因此,兩者都可能導致針對動物或人類的暴力行為。」
美國人道協會(HSUS)、國際人道協會(HSI)執行長布洛克(Kitty Block)與人道協會立法基金會(Humane Society Legislative Fund)主席阿蒙森(Sara Amundson)表示,在美國和國際工作的過程中,他們經常看到或得知兒童被暴露於虐待動物的狀況中,例如兒童被帶去觀賞鬥狗和鬥雞,「在動物格鬥(Animal fighting)合法之地,兒童參與的狀況相當普遍,在調查鬥動物者時,我們發現他們常帶著年幼的孩子來『學習這些生意』,讓孩子們暴露於可怕的動物受苦環境中。在一些案例中,孩子被安排在家裡負責照顧動物,然後眼睜睜地看著牠們死在鬥場上」。
布洛克和阿蒙森另指出,在為控制動物族群而進行的例行撲殺工作、戰利品狩獵、獵殺野生動物比賽、鬥牛和動物犧牲節慶期間,兒童也可能目睹針對動物的暴力,而這些都是他們致力於終結的狀況。
除了對公約做出解釋外,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也會審查締約國定期繳交的兒童人權狀況報告,上(2)月8日,該委員會公布對南非政府所提出的結論性意見,呼籲南非政府保護兒童不暴露在對動物施加的暴力之下,並以戰利品狩獵作為舉例,承認了戰利品狩獵是一種對動物和兒童皆屬暴力和有害的活動。
在審查南非政府提交的報告時,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副主席喬佩爾(Rinchen Chophel)評論道:「關於暴力和虐待動物的各種心理學研究表明,目睹或參與暴力,除了會使暴力正常化和造成終生的負面行為模式外,還會嚴重影響兒童的道德和心理發展。在這個國家(南非),公眾和社會對兒童參與動物戰利品狩獵的接受程度,可以說是相當駭人。」
國際人道協會非洲分部野生動物專家舒爾奇(Matthew Schurch)表示,委員會的聲明,是解決這項問題——南非和世界各地兒童被暴露於廣泛的虐待動物行為中——的關鍵起點,他說:「促進對所有動物的惻隱之心和尊重,有助於培養兒童的情緒和社交技巧;結束接觸虐待動物行為,有助於防止對動物與人暴力行為的發展和正常化。我們期待南非政府展示將如何確保我們的孩子的權利受到保護,免於一切形式的針對動物的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