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水杯惹禍?男子收養流浪貓後腹痛不止 體內竟佈滿寄生蟲

共用水杯惹禍?男子收養流浪貓後腹痛不止 體內竟佈滿寄生蟲林先生與貓咪共用水杯喝水。示意圖,非當事貓隻。圖片來源/GettyImages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許多貓奴視愛貓如家人,甚至分享食物與餐具,然而這樣的親密互動可能暗藏健康風險。福建一名男子在收養一隻流浪貓後,與其共用水杯喝水,未料數週後出現腹痛,求醫檢查後竟發現體內布滿吸血鉤蟲,險些引發消化道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醫生指出,寄生蟲可能透過貓糞污染水源,男子的感染與共用水杯的行為密切相關。

根據福建福州醫院的報告,40歲的林姓男子在一個月前撿到一隻流浪貓,細心餵養並允許貓咪使用自己的水杯喝水。然而,近日他開始出現頻繁腹痛,最終決定前往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福建省立醫院)就診。

經過胃鏡檢查,醫生發現林先生的十二指腸內大量寄生吸血鉤蟲。鉤蟲會附著在腸道壁上吸食血液,導致腹痛、噁心、腹瀉,嚴重時甚至引發貧血與消化道大出血,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危及生命。

該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生林以晗表示,鉤蟲卵可通過貓咪糞便污染環境或水源,若人類不慎攝入,可能導致感染。他強調:「與貓共用餐具、杯具等行為存在較高的傳染風險,飼主應避免類似行為。」

此外,鉤蟲並非唯一的潛在威脅。數據顯示,中國寵物感染寄生蟲的比例高達40%,而90% 的飼主存在「養寵誤區」,包括:

  • 共用餐具、同床共枕:寵物毛髮、口腔細菌與寄生蟲卵可能因此傳播至人體。
  • 接觸污染糞便:若未及時清理貓砂或以不當方式處理,寄生蟲卵可能殘留於環境中。
  • 被寵物舔舐傷口:傷口可能成為寄生蟲進入人體的途徑。
  • 食用未煮熟的肉類:某些寄生蟲可經由生肉或半熟肉進入人體,例如弓形蟲、蛔蟲、梨形鞭毛蟲等。

林以晗提醒,為了避免寄生蟲感染,飼主應保持個人與寵物衛生,遵循以下四大原則:

  1. 避免與寵物共用餐具:寵物的水碗、食碗應與人類餐具分開,並定期清潔消毒,防止細菌與寄生蟲滋生。
  2. 妥善處理寵物糞便:每日清理貓砂或狗糞,並確保糞便經適當處理,避免污染環境。
  3. 定期驅蟲與健康檢查:無論流浪貓還是家養貓,均可能感染寄生蟲,因此應定期進行體內外驅蟲,降低感染風險。
  4. 注意飲食與個人衛生: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肉類,處理貓砂或接觸寵物後應徹底洗手,防止病原體經口進入人體。

寄生蟲不只鉤蟲,這些寵物常見寄生蟲也需注意,林以晗指出,寵物常見寄生蟲還包括:

  • 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以貓科動物為最終宿主,對健康成人影響不大,但可能影響孕婦與胎兒,導致流產或胎兒發育異常。
  • 蛔蟲(Roundworm):幼蟲可能遷移至人體內臟,引發「內臟幼蟲移行症」,影響消化系統與免疫功能。
  • 梨形鞭毛蟲(Giardia):透過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傳播,可能引發慢性腹瀉。
  • 犬心絲蟲(Heartworm):透過蚊蟲叮咬傳播,可能影響狗、貓甚至人類的肺部與心臟。

林以晗最後強調:「寵物是人類的好夥伴,但飼主應負起責任,確保寵物與自身的健康。」他建議飼主避免過度親密互動,例如共用水杯、親吻寵物等,並確保寵物定期檢查、驅蟲與適當飲食,以維護寵物與家人健康。這起案例也提醒所有飼主,愛貓無可厚非,但愛的方式更應建立在健康與衛生的基礎上,避免因不當行為而讓自己或家人暴露於健康風險中。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