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坐上被告席?法國女星自導喜劇《被告汪星人》拋動物人格權難題

法國女演員莉蒂西亞・杜希(Laetitia Dosch)首度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被告汪星人》以犬隻咬人的訴訟案為起點,探討動物的法律地位。圖片來源/BANDE À PART – ATELIER DE PRODUCTION – FRANCE 2 CINÉMA – RTS RADIO TÉLÉVISION SUISSE


記者吳昱賢/綜合報導


狗咬人能不能上法院?那麼「狗」又能不能成為被告?法國女演員莉蒂西亞・杜希(Laetitia Dosch)首度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被告汪星人》(Le Procès du Chien),就以一場荒謬但發人深省的「狗咬人訴訟案」為起點,帶領觀眾重新思考人與動物之間的權利與情感關係。

本片靈感來自法國真實案例,描述一隻名叫Cosmos的狗因咬傷三名女性而面臨撲殺命運,律師Avril(由杜希飾演)力排眾議,主張Cosmos應以「獨立個體」身分接受審判,於是掀起一場喧鬧、滑稽又富哲思的「狗之審判」。杜希表示:「這些故事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它們引發社會關注與示威,真正觸動了人類對動物的情感與法律邊界。」

全球多數司法體系將動物視為「物品」而非「具人格的個體」,即使是被稱為人類最忠誠朋友的狗也不例外。杜希在創作過程中反覆思索:「如果我們不再將狗視為物品,而視其為某種程度上的『人』,那麼司法系統會怎麼應對?」

她補充:「我愛狗,但也因為這份愛讓我對人與狗的關係感到矛盾。我們經過四萬年的馴化,使牠們符合我們需求,成為理想夥伴,但這是否也代表著一種支配與控制?」

《被告汪星人》正是從這個悖論出發,在喜劇的基礎上探討深刻的倫理議題,包括動物感知、法律主體地位,以及社會對動物的情感投射。影片不只聚焦於一隻狗,而是融合多起真實案例,包括一路上訴至歐洲人權法院的訴訟,觀察事件如何引發社區動員、請願與爭論。

電影去年於坎城影展「一種注目」(Un Certain Regard)單元首映,飾演Cosmos的狗明星「Kodi」更勇奪「狗狗金棕櫚獎」,成為最受矚目的動物演員。杜希透露,為尋找合適的狗演員,她全法國地毯式試鏡,最終在訓練師的推薦下,看上一段Kodi跳上乾草堆的影片,「牠的眼神讓人印象深刻,一看就知道充滿情感。」在片中,Kodi需表現包括衝刺、哀傷、抖動甚至「唱歌」等動作,電影評論認為牠的演出「幾近真實演技」,令人相當敬佩。

狗明星「Kodi」2024年勇奪「狗狗金棕櫚獎」。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劇情中,由杜希飾演的女主角Avril是一位經常接手「失敗案件」的律師,她被邊緣人物Dariuch(由比利時演員弗朗索瓦・達米安飾)請託為其愛犬Cosmos辯護,面對法院欲撲殺該犬的判決展開抗爭。影片風格多變,時而動畫、時而偽紀錄片式轉場,對動物權利與法律制度提出一連串尖銳發問。杜希強調:「我不是想說這是一部寵物電影,它關於的是我們如何定義一個生命的價值,以及我們和動物之間的矛盾關係。

影片長度80分鐘,節奏明快,角色豐富。除了主角Avril與Dariuch之外,還有犬隻行為師Marc(由尚-帕斯卡・扎迪飾演)、主張撲殺Cosmos的受害者律師(由安妮・多瓦飾演)等配角,共同交織出一場戲劇化的社會縮影。

評論普遍認為,《被告汪星人》形式瘋狂、主題沉重,卻又不失娛樂性。從戲謔、荒誕的喜劇切入,逐步引導觀眾思考更宏大的倫理與法律問題,杜希表示,電影並非單純講述某一隻狗的故事,而是匯集多個真實案例來探討動物人格權的法律與哲學問題。

她補充:「我最感興趣的是,這些看似荒唐的案件,其實都打開了社會公共討論的空間。動物的權利會不會某天真正納入法律體系?我想這並非單純的幻想,這是社會未來發展的一種可能性。」

《被告汪星人》4月2日在台灣上映。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