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犬舍案持續延燒 轉送過程犬隻死亡 眾多細節留疑問 

苗栗縣動防所已經開放從人人犬舍沒入的首批犬隻送養。圖片來源/苗栗縣動防所記者 吳昱賢/報導

苗栗「人人犬舍」大規模割聲帶與違規繁殖事件延燒逾三週,後續處置方式仍疑點重重。罰鍰是否已繳清、犬隻如何流動、死亡紀錄是否屬實等問題尚未獲得官方完整說明。社會關注不斷升高之際,關心本案的立委與議員於月初召開記者會,呼籲農業部儘速啟動《獸醫師法》與《動物保護法》修法,以避免類似案件再度發生。苗栗縣長鍾東錦也在輿論壓力下公開回應,表態願意徹查此案,但強調「動保改革無法一蹴可幾」。

事件核心最受質疑的部分來自犬隻的後續安置。苗栗縣議員陳光軒指出,動防所宣布人人犬舍違反動保法,裁罰四百八十萬九千元並廢止特定寵物業許可證,但外界至今無法判斷罰鍰是否真正生效。更關鍵的是,陳光軒表示,目前仍不清楚動防所最初移動犬隻的法律依據究竟是「沒入」還是「行政協助」,兩者牽涉到犬隻所有權、處分方式與動防所責任,差異極大。他已要求動防所提供正式公文與裁罰書,確認在案發初期採取何種程序,以利後續監督。議員表示,至今也尚未收到相關正式文件。

犬隻的流向則牽動更多疑點。事件剛曝光時,動防所並未將所有犬隻帶回收容所,而是透過苗栗縣寵物商業同業公會安排,將犬隻送往彰化2處及高雄4處狗場。陳光軒指出,這些犬隻直到近日才陸續返回苗栗,但在跨縣市運送的期間,至少有6隻犬在運送中不幸過世。然而,縣府至今未提供完整清冊,犬隻的實際死亡數與事發環境仍待釐清。由於犬隻在外縣市期間尚未絕育,紀錄未由政府統一掌握,外界更難確認是否有未通報或遺漏的案例。陳光軒強調,沒有清冊,外界無法確認犬隻是否曾被短暫轉售、是否遭不當處置,也難以確定死亡原因。

社會輿論近日因藝人米可白的發聲而再度升溫。她接連在社群上質疑縣府態度冷淡,批評官方對人人犬舍事件的說法「輕描淡寫」,並公開要求縣長鍾東錦出面回應。她表示,狗狗的權益不應因行政推諉而被犧牲,也呼籲民眾持續關注事件發展。

對於她的公開發言,鍾東錦於15日表態回應,強調人人犬舍已被撤照並重罰四百餘萬元,縣府也同步啟動政風調查,但他也表示調查並非隔天就能「拔官」的政治動作,認為十年沉痾非一日之功,動保制度改革更需要長期累積。他同時指出,犬舍執照撤銷後,繁殖犬依法視同一般犬,縣府必須尋找合適的暫時安置場域,並非如外界所說將犬隻送回業者牟利。他表示,輿論壓力導致原本願意協助安置的單位陸續拒收,才使犬隻輾轉運送後又回到苗栗。

11月17日,動防所也公布第一批年齡七歲以上、共85隻的犬隻已完成健康檢查、絕育、晶片植入及疫苗接種,將於19日下午在動物保護教育園區開放民眾認養。第二批自14日入園的173隻犬隻仍在照護與醫療評估中,待完成絕育手術與恢復後,將依序對外開放。針對相差的15隻犬隻,動防所指出,其中6隻在外縣市運返途中死亡,九隻在原協助單位已被民眾領養,後續將持續列管追蹤。雖然縣府強調認養機制已啟動,但外界對於犬隻早期流向、死亡原因存疑,事件的透明度與後續責任釐清仍待官方進一步說明。

不僅如此,現行《獸醫師法》缺乏完整的倫理與懲戒規範,使地方政府即便認為需追究責任,也無法進一步撤銷獸醫師的證書。

對此,民進黨立委郭昱晴、李坤城與陳光軒日前在立法院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農業部面對制度性缺口。「大多數獸醫師是良善的,但極少數惡質行為卻無法可管,這是現行法律最大的問題。」郭昱晴辦公室17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修法勢在必行,方向包括比照醫師法增訂醫療倫理條款、設立倫理委員會,讓未來可以針對嚴重違反倫理的獸醫進行停權或撤照;同時也有必要針對醫療收費與糾紛機制調整規範,使整體動物醫療更透明。

郭昱晴也指出,未來能針對獸醫師兼營特寵業進行監管,現階段正密集地與獸醫師公會、農業部進行討論,希望能盡快修補法律上的漏洞。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