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 報導
在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推出的《地球生命力報告》中才警告,44年來有超過4000種野生脊椎動物滅絕消失,人們必須重視物種滅絕與環境變遷的問題。在台灣,估計僅存500多隻,被列為瀕危物種的石虎,短短兩周內卻在苗栗發生了兩起遭車輛撞死的「路殺」意外。
石虎由於台灣早期的毛皮交易興盛,造成牠非常大的生存威脅,加上人口成長、人為開發等因素,數量急速驟降,甚至到了只剩下500多隻的窘困情況。
更讓人緊張的是石虎正以快速的數量減少中,遭「路殺」的意外時有所聞,在2017、2018年都高達10多起。
「路殺」的背後也象徵著人們的開發對石虎棲地的威脅,由於大量的開發、開路,使得石虎無法在原本的棲地生存,才會走到路上遭人撞死、撞傷。長年研究石虎的姜博仁博士就表示:「現在的開發,是有許多人或財團到山區置產,一買就是整片山坡地,接著再進行分割成2分半的小塊土地蓋農舍來賣,山坡地完整性不再;也因為開發,必須開路,如此一來才導致石虎頻繁遭遇路殺的結果,真正的病因實起於棲地的破碎化。」
對於這類路殺事件頻傳,苗栗縣政府也開始積極動作。農業處自然生態保育科就表明,為了改善苗29線路殺情形,將在路面周邊設置圍網,引導石虎行經地下排水箱涵。未來他們也會實施「國土綠網瀕危生物保育計畫」,設置友善動物通道,並將苗128線、苗140線等易發生路殺的路段納入考量,並且搶在過年前完工,希望能阻止更多憾事的發生。
其實不只苗栗縣,台中市也有部分石虎的棲息地,也致力於保護石虎的安全,在去年(2018)兩縣市「跨域石虎保育合作意向書」,希望能保護並且建構石虎完整遷徙的廊道,並且守護他們的生態環境。兩縣市的政府部會也都有在去年研擬了「石虎保育自治條例」,期許能進一步讓石虎保育法制化,可惜都遭兩地的議會駁回,有部分議員認為會影響開發,也有議員認為草案內容不夠嚴謹。
石虎的滅絕其實不光是只有「路殺」,每年還有大約20隻是因偷吃雞,而遭毒殺、誘捕受傷。隨著石虎的數量減少,或許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在不破壞動物原有生態的情況下,與牠們共存,建立起良好的關係。
插畫:COCO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