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滅絕命運 瀕危胖鸚鵡迎來嬰兒潮

記者 李娉婷/報導

在動物數量越漸稀少、盜獵嚴重、受人為影響死亡等一片低迷的保育新聞中,難得出現了好消息!紐西蘭特有的「鴞鸚鵡」曾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現今成鳥的數量也只有147隻,族群岌岌可危,不過在今年的繁殖季,有76隻雛鳥在保護計劃下成功孵化,預期其中60隻可順利成年,是至今最成功的繁殖季,這種胖嘟嘟、深受紐西蘭人喜愛卻瀕臨滅絕的物種,命運終於有望翻轉!

今年的鴞鸚鵡繁殖數量創下紀錄,越來越好的繁殖狀況有望改變牠們的命運。 取自《衛報

鴞鸚鵡的毛利語是「kākāpō」,意為「夜鸚鵡」,牠們的祖先在史前時代就移居紐西蘭,比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更早,在沒有哺乳類獵食者的情況下,鴞鸚鵡失去了飛行能力,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不會飛的鸚鵡,牠們不像其他的鳥類需要保持身體輕盈,因此可以在體內儲存大量脂肪,也是最重的一種鸚鵡,雌鳥體重為1到2.5公斤,雄鳥則可達2到4公斤。

鴞鸚鵡曾經是紐西蘭最常見的鳥類之一,但是如同所有的動物悲歌,當人類踏上同一片土地,牠們的數量開始下降。

根據毛利人的民間傳說,當他們的祖先在700年前來到紐西蘭時,鴞鸚鵡曾廣佈於此,但毛利人會捕食鴞鸚鵡,並帶來了會食用鴞鸚鵡蛋的外來種動物,加上對天然植被的開發讓動物棲地減少,使得鴞鸚鵡在部分地區消失,而當歐洲殖民者進入紐西蘭後,牠們的數量更是毀滅性地衰退:從1840年代開始,更多的土地被用於耕種和放牧、更多的狗及哺乳類掠食者被引進,包括家貓、黑鼠及白鼬等;在1880年代,為了減少野兔的數目,紐西蘭政府甚至釋放了大量的外來種鼬科動物,導致許多飽含鴞鸚鵡在內的原生物種遭到嚴重捕食。

僅管紐西蘭政府自1891年起就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設置了保護區,但成效不彰,鴞鸚鵡的數量越來越少,到了1970年代初期,這種鸚鵡甚至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因為當代僅存的18隻鴞鸚鵡都是公的!所幸科學家在1977年發現了一些雌性鴞鸚鵡,並在隨後數十年實行全國性鴞鸚鵡復育計劃、讓鴞鸚鵡在無掠食者的地區生活並嚴密的監控,到了2009年3月,鴞鸚鵡的數量才終於突破100隻。

鴞鸚鵡的外型跟習性都相當奇特,是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牠們的壽命也非常長,普遍相信可達60年或以上。 twitter@takapodigs

如今鴞鸚鵡的成鳥有147隻,由於數量實在是太稀少了,牠們也是世界上最密集管理的物種之一,每一隻鴞鸚鵡都有名字,紐西蘭自然保護部(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 DOC)鴞鸚鵡復育計劃顧問迪格比(Andrew Digby)博士表示,在繁殖的關鍵季節,這些鳥類甚至沒有隱私權,每隻鴞鸚鵡的巢穴都配有感應器和照相機,並透過附近的餵食站進行量身定制的飲食,「我可以線上登錄,查看牠們正在做什麼、與誰交配、多長時間,甚至交配的質量等」,而會這樣嚴密的監管,是因為這種鳥類的繁殖實在不容易,牠們每2到4年才會發情一次,而且每次約只能生3顆蛋。

在今年的繁殖季,50隻繁殖的雌鳥中有49隻產下了蛋,並有76隻雛鳥成功孵化,破了上一次2016年紀錄到的37隻雛鳥孵化紀錄,是瀕危物種保育難得的好消息!保育團隊將此結果歸功於紐西蘭當局在森林中種了大量的陸均松(Rimu tree),這種樹的果實是鴞鸚鵡最喜歡的食物,也影響了牠們的繁殖,迪格比說,陸均松在過去兩個季節結果的數量是50年來首見,母鳥看見後就知道是時候繁殖了,而且比往年更早開始,因此有些母鳥甚至可以在這次的繁殖季中繁殖兩次。

而在雛鳥的成長過程中,保育員每晚都會透過遠端監控系統檢查牠們的健康狀況,必要的時候也會將雛鳥暫時帶走進行人工餵養,科學家們估計,這個繁殖季有60隻雛鳥可以順利長大。

不過,這只是階段性的成功,保育者們仍無法鬆懈,鴞鸚鵡的數量至少要達到500隻才能讓科學家考慮「退一些」,迪格比表示:「當族群數量只有147隻時,任何東西都可以消滅牠們、導致牠們很快地滅絕。在開始放鬆一點之前,我們希望能有150隻具備繁殖能力的雌性鴞鸚鵡,理想情況是其中一些不需要受到這麼密集的管理。」

插畫:COCO MA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