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報導
隨著交通的進步、人們保育觀念的提升,生態旅遊越來越受到歡迎,其產生的收入也可能有助於保護動物及棲地,因此發展生態旅遊在國際間逐漸成為趨勢,不過,若是沒有拿捏好參與的人數、與動物的距離,生態旅遊也會對動物產生負面影響。近來一項研究結果就指出,當保護區內有大量遊客時,大象往往會從旅遊景點撤退,並更有可能對其他同類表現出攻擊性行為。
生態旅遊可以透過創造保育收入、為當地經濟提供穩定工作來保護動物及棲地,如南非和肯亞的保護區每年接待200至500萬名遊客,收入高達9000萬美元,但隨產業的蓬勃發展,更需要注意的是,人們經常不知道旅遊業如何影響他們觀察到的動物。在非洲,遊客有機會看到地球上最壯觀的野生動物,其中包括了非洲象,大象以其複雜的社會系統、長期記憶和高智商而聞名,在騎乘活動的殘酷被揭露後,觀察野生大象的活動越來越受到歡迎。
南非的馬迪克韋狩獵保護區(Madikwe Game Reserve)擁有1,300多隻大象,遊客可以住在園區內的小屋,每天兩次由專業的導遊駕駛大型敞篷車進行野外探險,這些車輛最多可容納10人,而一個大象觀察站最多只允許三輛車同時出現,近期一項刊載於《動物學期刊》(Journal of Zoology)的研究,就紀錄了15個月中園區內26隻大象的表現,包含表現出壓力相關、警惕或侵略行為的頻率。
大象的警惕行為可能是將象鼻延伸到空中嗅聞;與壓力有關的行為包括大象聚集在一起,或短暫地用象鼻觸碰彼此的臉——這種反應類似於人類的緊張抽搐;侵略行為則是對另一隻大象擴展雙耳,或用象鼻打對方,而研究結果證實,隨著遊客的數量增加,大象出現侵略行為的次數也有所增加,當園區內的遊客數量很高時,大象更有可能在幾個月內攻擊其他同類,其中雄性更容易受到攻擊,更多車輛出現時,象群也會開始遠離該區域,不過壓力和警惕行為並沒有變化,侵略行為增加的影響也很小。
不過,這樣的研究結果也並非壞消息,研究人員表示,沒有身體接觸的觀察大象仍是比狩獵、騎大象更好的旅遊方式,就算大象沒有直接受到人類攻擊,在目睹狩獵後體內的壓力激素也會顯著增加。而只要對動物狀況進行密切監測、靈活調整與動物的距離,生態旅遊仍可以成為一種很好的保護工具,研究人員指出,在這項研究中觀察的動物只是南非的一小部分,且園區有嚴格的駕駛規定,在那些沒有專業導遊陪同、允許駕駛私家車的地區,對大象的影響還不得而知,因此民眾若是有幸可以來一場生態旅遊,物必要三思而後行,並與動物保持適當距離。
去年,一名德國遊客在辛巴威旅遊時,就因為想要拍照而太深入景區,未與象群保持安全距離,最後被大象踩死,當時大象因為不明原因突然開始騷動,而園區也曾提醒遊客應保持安全距離;在印度東部的奧里薩邦,與大象自拍的趨勢也導致了一系列的致命攻擊,當地官員認為此類事件的數量正在上升,未來可能有更多人因此喪命。
插畫:COCO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