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獅子王在野外」動團呼籲拒絕餵食幼獅活動

記者 李娉婷/報導

迪士尼經典動畫電影《獅子王》的「真獸版」近來在全球上映,透過電腦特效,動物的擬真度極高,引發了許多的討論,而隨著經典電影的翻拍重映,人們對於到非洲親眼看看獅子的需求也預計將會增加,為此,動保團體再次向大眾呼籲,要做出「道德的選擇」,去觀看野外的辛巴(獅子王主角),而不是像寵物一樣可以讓遊客餵食幼獅、與牠們一起散步的場所!

「是阿,過去的傷口當然還是會疼痛,但是在我看來,你可以選擇逃避它,或是從中學習。」《獅子王》電影中,山魈長老拉飛奇對辛巴說的話,也讓YouthForLions拿來告訴人們: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在知道真相後,採取行動為不能說話的獅子發聲。 取自YouthForLions

「在這個生命循環裡,我們彼此連結」(We are all connected in the great circle of life)是電影《獅子王》中,辛巴的父親木法沙的經典台詞,牠告訴辛巴,牠們死後屍體會化為草,而羚羊會吃草、獅子會吃羚羊,大自然中生命的循環息息相關。但在現實生活中,南非獅子的「生命循環」卻是:出生後被從母親身邊帶走、提供遊客餵食或陪伴散步等娛樂、成年後被用在圍籬內的狩獵活動、最後骨頭被出口作為中藥用途。

揭露這一項事實的紀錄片《血獅》(Blood Lions),在2015年推出電影後,團隊也推出了「全球血獅運動」,希望能透過向大眾揭露獅子養殖業的黑暗,創造出能促成改變的全球意識。最近,隨著迪士尼電影《獅子王》的播映,血獅針對青少年宣導的「YouthForLions」專頁也透過許多電影台詞,再次提醒大眾切勿參與餵養幼獅、與獅子散步的活動!

南非養殖獅子的「生命循環」。 取自YouthForLions

YouthForLions表示,當人們選擇在農場餵食辛巴時,他們並不是在支持生命的循環,而是在支持籬內狩獵和獅骨交易的惡性循環,「不要成為問題的一部分」YouthForLions指出,在看過了獅子王電影後,或許很多人都會想要前往非洲,親眼看看獅子,有些人就可能會成為南非「餵養幼獅」的保育神話的受害者——這些讓人們與野生動物進行互動的設施,宣稱幼獅是孤兒、或者被母親拒絕,但其實牠們是來自獅子養殖場,為了迫使母獅回到發情期,並確保幼獅不會變得充滿野性,這些幼獅在出生後一週內就被人帶走,而「照顧」牠們的遊客,在無意間助長了剝削動物的產業。

大型貓科動物每天需要非常多的睡眠時間,尤其是牠們的幼崽,但在這種惡性產業下的幼獅,每天被迫與付費的民眾互動8到10個小時,導致牠們疲憊不堪,剝奪動物親子間的相處也對牠們的健康有負面影響,「這不僅會對獅媽媽和幼獅帶來及大的壓力,也使得幼獅也無法從母乳獲得營養,在被人類撫養長大的情況下,牠們也不知道該如何表現出獅子的行為、如何與同類互動,牠們不知道如何成為一隻大貓」國際動保團體四爪(FOUR PAWS)南非分部執行長邁爾斯(Fiona Miles)說道

動保團體呼籲民眾向將獅子當作寵物的設施說不。 取自YouthForLions

「對於養殖場的獅子來說,王國只是一個小型的圈地」YouthForLions表示,我們有責任支持道德的野生動物旅遊,應該對撫摸、餵食幼獅和與獅子散步、成為與獅子互動的志工等活動說不,選擇在野外觀看牠們,「如果被困在籠子裡,辛巴就不會成為王者。」

邁爾斯建議民眾支持真正的庇護所,在為無法返回野外的動物提供永久家園的保護區,不會有繁殖、交易或提供遊客撫摸動物的服務——許多讓遊客與幼獅互動的設施會謊稱動物將會回到野外,以合理化撫摸活動,但事實上,人工繁殖圈養的動物,幾乎不可能再回到野外。

邁爾斯表示:「遊客可以參觀南非美麗的國家公園或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在動物的自然棲地中欣賞牠們,如果我們減少對將大貓寵物化的農場的需求,這些設施最終將不復存在。」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