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文:孫依婷(環境資訊中心記者);插畫:Mia Chen
「快看!快看!『三寶』可愛地擠在一起!」
「牠們一起看向鏡頭啦!」
此起彼落的驚呼聲,不斷從圍繞校園樹木週圍的民眾口中傳出,有人手持望遠鏡,有人架起配備長鏡頭的單眼相機,把一條小徑擠得水洩不通,都是為了觀察牠們。
獲得大家暱稱的可愛「三寶」,就是今年初在台灣大學鹿鳴廣場前活動的當紅大明星:三隻剛離巢的領角鴞幼鴞。幼鴞的羽毛顏色與成鳥相較之下較淡,身上斑紋較模糊不清,角狀的耳羽也沒那麼明顯,用「灰白毛茸茸」來形容牠們似乎再適合不過了。
剛離巢的幼鴞,常常擠在同一棵樹上,牠們以暗紅色的閃爍大眼睛望向群眾,一副對外在世界充滿好奇心,卻又不太敢離親鳥與兄弟姊妹太遠的模樣十分逗趣,塑造了這萌噠噠的景象,吸引大批人潮前往觀望,就連校園內趕課經過的學生也不禁停下腳步多瞧個幾眼。都說「初生之犢不畏虎」,這些年幼的領角鴞們儼然是「初生之『鴞』不畏『人群』」呀!
其實自然界的貓頭鷹是屬於領域性強的猛禽類,通常都是單槍匹馬的獨行俠,只有剛離巢不久的幼鴞才有機會聚集一處。正如這三隻幼鴞雖然擠在一起,但再長大一些,對周遭環境、獵食技巧更熟練之後,也將各奔東西找尋自己的新地盤。
都會區裡,領角鴞的繁殖季約在每年的11月至隔年2月,因冬季平原地區小型鼠類的族群量達高峰,學者推測繁殖期與此時食物較易取得相關,所以不同於多數生活在山區的領角鴞繁殖季:每年約2月至5月的春季。同時也有研究發現,隨著海拔上升、繁殖季有延後的現象,可見繁殖季不是絕對,而是取決於棲地海拔及食物豐富度。
在親鳥餵食行為觀察中,有研究紀錄台灣大學裡的領角鴞,其食物種類包括昆蟲、蛙類、鳥類及小型哺乳類,進一步分析後發現,以白頭翁、紅鳩、玄鼠等物種為主,相較於山區,食物的多樣性與豐富度較低。
另外,因領角鴞不會築巢,在都市環境裡,除了校園或少數地區有較濃密的老樹可利用之外,幾乎沒有天然可供育雛繁殖之處,甚至有些會因產卵於棕櫚科植物葉柄基部凹陷處,或建築物通風孔等不適合的環境,導致幼鳥落巢傷亡。近年來,林務局等單位開始製作巢箱,並與在地社區、校園合作安裝,來提升牠們的繁殖率,同時也有更多機會透過錄影機,監測記錄牠們的繁殖習性與生態行為。
當我們在觀察並記錄牠們一舉一動的同時,或隨手用APP「e-bird」記錄其出沒地點,或偶爾見到落巢幼雛即時通報,或參與社區、校園的巢箱製作,都是貢獻一己之力,落實了「公民科學家」的理念實踐。
領角鴞,是台灣地區分布最廣且最有機會出現在我們生活周遭的貓頭鷹,常見於都會區公園、校園的林木間。牠們通常晝伏夜出,白天躲藏在隱蔽的樹叢中動也不動;而夜晚通常會伴隨著「wheoo─wheoo─」的叫聲出沒。我們可以在夜間的散步時仔細聆聽,用耳朵欣賞這場美好的不期而遇。
然而,人類活動往往容易影響到領角鴞或是週遭生物的棲息環境,在領角鴞寶寶日益長大,即將進入都市水泥叢林裡、展開新生活冒險的同時,執行「公民科學家」觀察的我們,也應當和牠們保持適當距離,勿大聲喧嘩驚嚇,拍攝時勿用閃光燈,也不可使用空拍機接近干擾。
領角鴞偏好棲息於樹林中,而綠蔭扶疏的校園與公園綠地,造就了都市裡適合領角鴞的棲所,我們也應盡心盡力維護都市中的綠帶環境,才能持續營造人鳥和諧的都市綠地景象。
參考資料
- 鄭薏如。2004。台灣大學校園領角鴞冬季繁殖觀察。
- 曾翌碩、林文隆、洪寶林。2009。屏東地區校園領角鴞人工巢箱的應用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