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報導
記者 吳昱賢/報導
野豬是香港的原生物種,近年來卻經常出現在鬧市,引發人豬衝突。2017年,香港全球首創地以誘捕、絕育等溫和方式控制衝突,獲得不少讚賞,事情卻在去(2021)年11月出現轉折。當時有員警被咬到小腿見骨,漁護署隨即宣布「殺野豬令」,定期捕捉在市區出沒的野豬,將牠們「人道毀滅」。最近漁護署計畫修法,擴大禁餵區域來解決野豬問題,動保團體不反對,只希望政府終止撲殺政策。
綜合港媒報導,環境及生態局向立法會建議修法,將原本《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中有關「禁止餵飼任何野生動物的地方」從森林公園、山野擴展至全香港,並提高非法餵飼刑罰,從原本的1萬元港幣提升至10萬港幣及監禁1年。環境及生態局文件指出,民眾餵食野豬是近年野豬滋擾問題的主要成因,為了提升公眾意識並增加嚇阻力,修法勢在必行。文件中也指出,禁餵區擴展的情況下,漁護署需要增加人手和資源,預計先以內部調撥的方法進行。
長期關注野豬議題的「香港野豬關注組」指出,原則上不反對修法,但前提是要停止撲殺野豬的行動。香港野豬關注組總幹事黃豪賢表示:「政府要想想為何市民憂慮動物的生存,這是根本的問題,包括城市的規劃、資源的投放、教育等等。市民是期望一個尊重、愛護動物的社會,而不是去撲殺野豬。修法雖然有一定阻嚇力,但長遠來講更需要進行教育,教育市民尊重動物,不要餵飼野生動物。」
野豬在香港可說是命運多舛。最早在1985年,大埔和西共設立野豬狩獵隊,隊員獲得漁護署的特別許可,可持槍械獵殺野豬。2017年漁護署與愛護動物人士溝通後,暫停安排野豬狩獵隊,改以施打避孕疫苗、搬遷等計畫,當時的計畫為全球首創,也得到香港動保人士支持。隨著計畫逐漸上軌,漁護署也在2019年停止發放許可證,狩獵隊於同年正式解散。
香港城市大學獸醫學院主任王啟熙(Howard Wong)指出,野豬通常不會傷人,但如果遭到威脅還是會視情況反擊,漁護署2017年回覆立法會書面質詢時亦引用王啟熙的研究,在回應中強調:「野豬一般不會主動襲擊人,在受驚或被挑釁的情況下,才可能會出現攻擊行為。」
延伸閱讀:香港替野豬避孕拿世界第一 台北想幫野鴿避孕還沒方案
事情在2021年11月出現轉折。由於2020年、2021年野豬傷人事件增加,11月5日政府發信給「野生動物管理諮詢小組」,表示有可能「人道毀滅」市區野豬。11月9日一名員警在北角遭野豬咬傷小腿,12日漁護署便宣布將會捕捉野豬並人道毀滅,推翻過往的政策,主張「捕捉、絕育、搬遷無法控制野豬滋擾」,並於當月撲殺10頭野豬。當時有多個動保團體發起連署,希望署方能撤回決定,超過5萬人聲援依然改變不了漁護署的決定。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項目主任及資深導賞員杜振南無奈地說:「這是野豬原本生活的地方,卻開發了成為市區,而且近年資訊傳播快,野豬曝光機會大了,我們就以為野豬數目上升了。」不過到底野豬數量有沒有上升?漁護署曾在2019年利用紅外線相機進行研究,推算全港郊區有1,800至3,300頭野豬,但杜振南認為:「研究沒有說是哪一年的數量,過去也沒有相關研究,到底怎麼樣才算多,沒人說的準。」杜振南同意人類需要替隨意餵食負責,但野豬不應該被視為威脅,他說:「沒有任何一種野生動物是威脅到人類的。」
延伸閱讀: 一年平均10起野豬傷人案件 港府下達“殺豬令” 動團連署望撤回
根據統計,從去年11月至今年6月漁護署共撲殺114頭野豬。目前針對修法尚未有時程表,環境及生態局只表示會盡快提交相關修例建議。漁護署則透露,過去一段時間因疫情減少野豬的撲殺,未來會進行更多精準的「人道毀滅」工作。
黃豪賢則認為,漁護署很少巡查野豬熱點,認為當局應先增加資源,他說:「把殺豬人手調去做巡查,豬沒有做錯,犯法的是市民,不應該犧牲野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