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獵、棲地喪失致河馬數量減少 10西非國家提案禁止河馬國際貿易

記者 李娉婷/報導

河馬分布於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湖泊和河流中,數量估計為11.5萬到13萬隻,這種一般人印象中生存狀態尚可的半水生哺乳動物,事實上面臨著各式各樣的危機,除了牙齒和其他身體部位的貿易外,河馬還受到棲地喪失、退化及全球暖化影響的威脅,現在,有10個西非國家提議將其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一,給予河馬最高級別的保護。

註:撒哈拉以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指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

近期有10個西非國家提案將河馬提升為CITES附錄一物種。   圖片來源:Pixabay(CC0)

河馬在非洲38個國家有族群分布,目前為CITES附錄二物種,可合法進行商業貿易及戰利品狩獵,但氣候危機、盜獵和河馬牙貿易等威脅,正在導致河馬數量減少,現在,一些非洲國家希望能全面禁止河馬身體部位的國際貿易。在今(2022)年11月於巴拿馬舉辦的CITES第18屆締約方大會前夕,包括多哥、加彭、馬利等國在內,有10個西非國家提案將河馬提升為附錄一物種,讓牠們在CITES下獲得最高級別的保護。

若提案在締約方大會通過,河馬牙齒和其他身體部位的國際貿易將被全面禁止,據估計,2009年到2018年間,國際上至少有77,579件河馬身體部位和產品被合法交易;2016年時,由於局部數量下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也將河馬列為易危(vulnerable)物種,其中下降的情況在西非尤為明顯,引起一些國家對物種生存的擔憂。

河馬體型巨大又群居,容易給人數量還很多的錯覺。   圖片來源:Pixabay(CC0)

河馬是陸地上體重最重的動物之一,雄性可重達1,800公斤,牠們通常成群生活。這些動物非常容易受到過度開發的影響,因為牠們的孕期長達8個月,而且雌性要到9或10歲才能達到性成熟。IUCN物種存續委員會(SSC)河馬專家組共同主席萊維森(Rebecca Lewison)表示,因為河馬的族群密度高,給人一種在野外數量很多的印象,讓牠們的保育狀況需要被關注這件事遭到忽視,但其實在過去的20年裡,河馬的數量已大幅下降。

萊維森說:「對河馬的最大威脅是棲地的喪失和退化,河馬仰賴淡水生存,這常讓牠們和當地社區發生衝突,因為當地社區也因為農業、能源、漁業和住宅發展等原因需要淡水。河馬和人類的衝突正在上升,尤其是在西非,那裡的河馬族群數量正在迅速下降,不幸的是,河馬和人類的衝突導致了雙方的死亡,並衍生出為了肉和牙齒獵捕河馬的相關問題。」

不過,若是河馬順利升級為CITES附錄一物種,被禁止的只有國際間的商業貿易,非洲國家內的叢林肉狩獵則不受其管轄。

英國計畫擴大象牙禁令保護範圍 避免河馬、一角鯨、海象遭人奪牙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