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集約化養殖影響大 國際鳥盟警告:近半數鳥種正衰退

南美鷂鷹是數量正在減少的鳥類物種之一。過去60年裡,他們的數量下降了50%。圖片來源/BirdLife

由116個非營利團體所組成的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是權威性的鳥類保育組織,他們每四年會發布一次《世界鳥類現況》(State of the World’s Birds)報告,追蹤世界鳥類的族群狀況。近期最新的報告出爐,國際鳥盟警告,由於氣候變遷、集約化養殖、入侵物種等威脅,有將近半數的鳥類物種數量正在減少。

綜合外媒報導,《世界鳥類現況》明確指出,農業擴張、集約化養殖、過度開發、氣候變遷、入侵物種等威脅讓73%的鳥類物種處於「危險狀態」,另外還有49%的鳥類數量正在減少,另外有12%的鳥類因此瀕臨滅絕。

《世界鳥類現況》指出,至今有187種鳥類已經被證實滅絕,多數是生活在島嶼的特有種,不過現在連生長在大陸的鳥類也面臨滅絕危機,熱帶地區尤其嚴重。像是衣索比亞從2007年開始開發草原,轉為耕作用途,導致當地的利本雲雀(Liben lark)數量減少80%。

以前數量眾多的物種,像是普通雨燕(common swift)、田鷸(Common snipe)和禿鼻鴉(rook)數量也開始急遽下降,雖然尚未被列為瀕危物種,卻也只差一步之遙。國際鳥盟首席科學家Stuart Butchart表示:「歐洲農田的鳥類出現最顯著的下降,這是因為農田機械化程度提高、化學品廣泛使用,目前已經有57%的鳥消失了。」

Stuart強調:「我們必須阻止這個下降的趨勢。鳥類是生態的基石,我們的未來也與此相關,如果我們無視這個警訊,無疑是將人類的未來置於危險之中。」他強調,《世界鳥類現況》是一個警鐘,因為氣候變遷、集約化養殖不僅威脅著鳥類,也影響著地球上的其他動物。

與過去的《世界鳥類現況》相比,更凸顯了今年報告所反映的危急現況。根據2018年發表的《世界鳥類現況》,約有40%鳥類物種正在減少;2014年的數據則為44%,今年的數據卻接近半數。此外森林大火帶來的影響也特別明顯,Stuart表示:「因為氣候變遷,接二連三的熱浪、乾旱、洪水、森林大火正在蹂躪鳥類的棲息地。如果繼續下去,將會導致大量動物物種滅絕。」

2018至2022這段期間,人們開始更關注人畜共通疾病帶來的影響。《世界鳥類現況》指出,Covid-19是自然界對人類的警訊,因70%的人畜共患通病源於野生動物,而集約化養殖更促進人畜共通疾病的傳播,像是今年歐洲的變異禽流感病毒導致大量鳥類死亡。

Stuart透露,這份報告在12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之前發布,是希望各國能制定新的公約來解決生物多樣性危機。他表示:「各國政府需要採取行動,在會議中通過一個有野心、大膽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他認為,在這個框架底下,各國應該開始增加保護區數量、保護動物棲息地,恢復已退化棲息地、防止非法殺害鳥類、管理入侵物種、防止過度開發自然資源。

《世界鳥類現況》並非只有壞消息,報告中也指出,如果沒有進行保育工作,1993年至今應會有21至32種鳥類滅絕。未參與報告撰寫的英國鳥類基金會(British Trust for Ornithology)執行長Juliet Vickery表示:「這份報告證實了,我們正在經歷生物多樣性危機,這是自然界提出的強烈警告。」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