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報導
受到全球暖化、人類砍伐等因素,森林的溫度越來越高,連原本居住在樹上的靈長類動物都被迫「落地」吃草!一篇英國研究就發現,馬達加斯加與美洲的部分靈長類動物因棲地破碎化、氣候變遷等威脅,不得不改變習性,從樹棲生活變為地棲生活。專家警告警訊,部分樹棲靈長類動物正面臨滅絕風險,因為並非所有物種都能適應環境變化。
綜合外媒報導,研究團隊在馬達加斯加、美洲的70個地點,針對47種樹棲靈長類動物進行超過15萬小時的觀察,結果發現吼猴屬(Alouatta)與竹狐猴屬(Hapalemur)的靈長類動物因森林退化、棲地破碎化,已改變生活習性,花更多時間在地面上。
研究小組成員、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靈長類動物行為教授Giuseppe Donati認為這是一個警訊,人們必須正視過度開發、全球暖化帶來的負面影響。Donati過去25年一直針對竹狐猴的行為、生態與保育進行研究,同時也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竹狐猴專家小組的成員,定期參與評估狐猴保育計畫之設計。自1999年以來,他一直在馬達加斯加南部多芬堡地區進行孤猴(lemurs monkey)之研究。
Donati指出,大約有100種孤猴,全部都生活在馬達加斯加,棲地破碎化迫使這些動物從「樹棲動物」變成「地棲動物」,他解釋:「人類砍伐森林,打開了森林樹冠層,進而導致溫度上升,這些動物只好到地面尋找陰涼處和水源。」
Donati還指出,竹狐猴約有一半的清醒時間在地面度過,甚至開始吃草,他無奈地說:「多芬堡地區的棲地破碎化很嚴重,竹林猴甚至像小牛一樣吃地面的草。」研究團隊認為,平時以大群體行動、吃水果以外食物的靈長類適應能力較好,可以短時間應對暖化帶來的威脅。
聖地牙哥動物園野生動物聯盟(San Diego Zoo Wildlife Alliance)研究員Timothy Eppley則警告:「我們發現,並不是所有物種都能順利地適應陸地生活,牠們可能面臨滅絕風險。人類還是要引以為戒,積極保護我們目前擁有的森林,守護這些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