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姜唯、陳文姿/編譯;許祖菱/審校
水獺浮在水上吃東西的可愛模樣萌翻很多人。新加坡水獺曾瀕臨滅絕,但在政府改善河川污染後,不僅成功回歸,還適應良好。時常被拍到逛大街的畫面,也有幾次因闖入住家池塘吃魚、咬傷民眾而上新聞。
10月上旬,新加坡團隊成功將藏匿在住宅區、以池塘裡觀賞魚為主食的水獺遷往較易取得自然食物的地點。這是新加坡首次的水獺搬遷行動,搬遷的是三隻成年水獺跟三隻小水獺。參與計畫的專家特別澄清,這是考量小水獺生存的「最後手段」,主因是水獺家族的巢穴位置危險且缺乏自然食物來源。
小水獺出生環境不佳 遷移情非得已
這場遷移行動由新加坡國立大學、野生動物專家、民間組織、新加坡國家公園局(National Parks Board,NParks)共組的水獺工作小組規劃進行,將實里達(Seletar)地區的六隻水獺移往有自然食物的地點,地點並未公開。根據《衛報》報導,該水獺家族已在民宅池塘撈魚長達數月,甚至曾一晚入侵了10戶人家。
這次遷移引來媒體注意,但報導一開始著重在水獺家族的入侵與搬遷。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學家西瓦索蒂(Sivasothi N)特地向新加坡《亞洲新聞台》(CNA)說明,在遷移行動前,新加坡大學的學生及觀察人員曾在此進行數個月的觀察與研究,當時發現母水獺已經懷孕,而且這個區域缺乏自然食物,因此水獺最方便的食物來源就是池塘裡的觀賞魚。
不僅如此,這群水獺的巢穴就在往來頻繁的人行道下。考量到小水獺出生後,水獺父母的攻擊性會變強,而且小水獺到處探索時,附近的繁忙的交通對小水獺也很危險。換言之,對水獺、對人都有潛在風險,經過很多討論,才決定將水獺遷走。
新加坡關愛動物研究協會(ACRES)進一步解釋,在一般的情況下,有預防設施就能阻擋水獺進入住家,而且,水獺也會自行轉移區域。這次的遷移實在是為了小水獺的存活,而做「最後手段」。
西瓦索蒂也是「守望水獺」(OtterWatch)社群的創建者。在多年前,他為了讓大眾更加認識這群新居民而設立網站。擔心外界誤解水獺是入侵住宅才被遷走,他特地在網路上澄清遷移背後的考量。
他表示,自然城市(City in Nature)需要持續學習,其他城市可能也會面對類似問題。人與野生動物的共存是一項挑戰。新加坡因人口密集,學習的過程更加緊張。這項經驗可供其他城市參考。
50年前的新加坡,因為河川垃圾和污染嚴重,水獺逐漸減少。當地原生物種──江獺(Smooth-coated otters)面臨區域性滅絕的風險。1977 年,新加坡政府發起「河川淨化運動」(Clean River Campaign),成功減少污染,魚的數量增加後,水獺也跟著回來。《亞洲新聞台》指出,目前新加坡約有17個水獺家族、170隻水獺。
大多數的時候,人們很喜歡幫水獺拍照並上傳社群媒體。但水獺變多後,與人的衝突也跟著變多。根據《國家地理》,2015年曾有屋主回報鯉魚池的魚被水獺吃乾抹淨、也有飯店在八個月內損失值 8萬5000新幣(約176萬台幣)的觀賞魚。《中央社》報導,2021年曾有位到植物園運動的男子被水獺狂咬20多處。原因是另一位跑者可能誤踩水獺,而水獺群認錯人,才對他發動攻擊。
新加坡的水獺家族有名稱,例如祖克(Zouk)、碧山(Bishan)、濱海(Marina)等。專家指出,當地人不僅能告訴你牠們是哪一種水獺,還能說出牠們屬於哪個家族。NParks則建議民眾保持安全距離,不要直接碰觸,看見小水獺時,更要多加小心。
參考資料
- 新加坡亞洲新聞台(Channel NewsAsia)(2022年10月17日),Otter family that established home in Seletar estate transferred out after earlier reports of intrusion
- 新加坡亞洲新聞台(Channel NewsAsia)(2022年10月18日),Relocation of otters from Seletar was ‘last resort’ given the presence of pups and location of burrow: Experts
- 地球圖輯隊(2020年6月3日),當新加坡水獺吃掉紅龍,牠是寵兒還是害獸?
- 中央社(2022年1月5日),特派專欄 水獺出沒狂咬人 新加坡人與動物的距離比想像還近
- 衛報(2022年10月23日),Slippery, hungry, sometimes angry: Singapore struggles with ‘unparalleled’ otter boom
- 國家地理(2020年3月20日),調皮的水獺在新加坡繁衍興盛──牠們如何適應都市生活?
- Facebook Otter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