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報導
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的丹頂鶴,每年冬天都會在南北韓非軍事區(DMZ)過冬,樹木繁茂、生意盎然的自然環境儼然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70年前這裡曾是南北韓交鋒的前線,但隨著南北韓停戰,鮮少有人踏入這塊敏感區域,少了人類的干擾,麝香鹿、丹頂鶴、亞洲黑熊、水獺等瀕危物種都在此現蹤。
綜合外媒報導, 南北韓非軍事區在兩國邊界,延伸長達250公里,佔地約907平方公里,包含山脈、沼澤和湖泊等多種生態環境。險峻的戰爭前線幾乎無人踏入,更別說還有尚未拆除的地雷。不過最近為了紀念南北韓停戰70周年,Google街景、Google藝術與文化與9個南韓團體合作,以虛擬線上的模式揭開了這一區域的神秘面紗。
儘管南北韓非軍事區仍充滿舊地雷和其他戰爭遺留物,但經過大自然的修復,這裡已經變成許多遷徙鳥類、稀有昆蟲、魚類、哺乳動物的庇護所。非營利組織「南北韓非軍事區生態研究所」負責人金成浩(김승호)表示:「南北韓非軍事區代表著南北韓悲慘的歷史,但對於野生動物來說,這是一個珍罕的庇護所。
Google公開的照片都是在南韓軍方許可下拍攝,多數位於南北韓非軍事區與民用管制區的交界,也有部分照片為自動相機拍攝,其中不乏瀕危、瀕臨滅絕的物種。根據南韓環境部2021年針對南北韓非軍事區及周圍地區進行的生態調查,該區域不僅有6168個動植物物種,朝鮮半島267種瀕危物種中,有102個仍存活於當地,包含在南韓已經滅絕的糞金龜,全球瀕臨滅絕的丹頂鶴與亞洲黑熊。
對此,Green Korea United的專家顧問、監測南北韓非軍事區超過25年的生物學家徐在哲(서재철)表示:「就像是按下暫停鍵一樣,沒有人類的干擾,這裡保留了自然界最原始的樣貌。我們可以觀察到接近100年前的自然地貌,鑒於其獨特的生態價值,世界應該繼續保護這片區域。」
身為南韓人,涂在哲當然希望高聳的柵欄、肅穆的緊張氣氛可以化解,但他也坦言:「我個人有一個小希望,希望這塊區域可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世界遺產,以守護這些動植物。」他補充:「如果韓國的悲劇能夠被重新解構,成為一種我們對生態願景的想像,或許也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