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報導
人工圈養是人類面臨瀕危、極危物種時常用的復育手段,這種復育手段的困難之處在於,即使成功讓該物種繁衍出後代,牠們也不一定能順利地在野外生存。近日一篇澳洲的研究就發現,人工飼養的橙腹鸚鵡(Gouldian finches)羽毛比起野生個體短1毫米,野外的生存率卻下降2.7倍!
綜合外媒報導,這篇研究發表在《生態學通訊》期刊上,研究作者澳洲國立大學生物學教授Dejan Stojanovic指出,把野生和人工飼養的橙腹鸚鵡翅膀進行比較,羽毛長度有些差異,他解釋:「當我們縱觀所有橙腹鸚鵡翅膀上的羽毛時,我們會發現人工飼養的個體翅膀比較不尖,也比較短。雖然平均下來只短1毫米,卻對牠們的生存率有大幅影響。」
橙腹鸚鵡是澳洲特有種,腹部呈橙色而得名,牠們在塔斯馬尼亞繁殖,並會在澳洲南部海岸過冬,目前野外數量僅有180隻,已經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物種。過去橙腹鸚鵡的野外數量曾經下降至17隻,但由於塔斯馬尼亞州、維多利亞州的圈養繁殖及野放計畫,野外數量有明顯增長。
Dejan指出,目前尚不清楚人工圈養的鳥類為何翅膀形狀會不同,但這些鳥類的存活率卻比野生個體低了2.7倍。他解釋:「主要受影響的是其中幾根羽毛,這根羽毛只短了1毫米,但會嚴重影響牠們長途飛行的能力。」他坦言:「這樣的結果確實不容易發現。」
不過,橙腹鸚鵡的復育計畫是全球少數成功讓瀕危個體繁殖、野放的計畫,從2011年澳洲中央與地方政府補助至今,已經至少投入數十億美元資金。如今圈養個體約有400 隻,每年繁殖季節會生下200隻雛鳥,其中一些經過訓練後會被野放至野外。Dejan坦言:「很少有其他復育項目有這樣的規模及資源。」
研究團隊建議,追蹤野放個體的存活率也是復育的一大關鍵,Dejan表示:「這些未被發現的變化正在影響動物生存,這也是我們判斷復育是否成功的關鍵指標。」此外,研究團隊也發現另外4種鳥類圈養個體翅膀形狀改變的證據,分別是虎皮鸚鵡(budgerigars)、綠翅鸚鵡(turquoise parrots)、伯克氏鸚鵡(Bourke’s parrot)和胡錦鳥(Gouldian finches)。
Dejan表示,他與研究團隊下一步是想找出導致羽毛變化的因子,他說:「也許是環境問題,也有可能是遺傳,總之我們就是不知道。」他也向澳洲政府喊話:「我們需要更仔細地檢查繁殖計畫中動物的生命品質及生存率,而不是只關注牠們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