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獵豹連續死亡  南非總統表示將繼續贈予印度 預計10年送百隻

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印度自去(2022)年啟動野心勃勃的獵豹復育計畫,分別從納米比亞和南非引入共20隻獵豹,然而不久後就開始接連出現獵豹死亡事件,3月至今,20隻獵豹中已有6死,令許多人質疑復育計畫的可行性及嚴謹度。不過,印度政府堅持獵豹的死亡是出於自然原因,在日前結束的金磚國家峰會間隙,南非總統也表示相信印度對動物的照顧,願意送去更多獵豹。

印度從非洲國家引入獵豹的計畫受到許多質疑,但南非總統日前表示將會繼續送獵豹到印度。   圖片來源:Pixabay(Image by xiSerge

為了讓消失的大貓回歸,2022年9月,印度從納米比亞引入8隻獵豹,隔(2023)年2月又從南非引入12隻獵豹,但自3月起卻不斷傳出有獵豹死亡,截至目前已有6隻引入獵豹死亡,另有3隻新生獵豹死亡,動物死亡原因包括細菌感染、蛆蟲、腎衰竭、受傷和高溫等,在最近一次的死亡事件後,有南非專家表示,一些獵豹的死亡本可以透過對動物進行更好的監測、更適當的醫療來避免,但印度政府的溝通管道並不暢通。

印度引入獵豹第6死 政府堅稱往例皆「自然死亡」 國際專家致函法院提出質疑

不過,在日前結束的2023年金磚國家峰會間隙,南非總統拉瑪佛沙(Cyril Ramaphosa)公開表示,南非願意向印度送去更多獵豹,因為印度有在照顧他們的貓科動物,他:「我們很高興能捐獵豹給印度,因為印度是一個照顧大型貓科動物的國家。」

根據今年1月26日印度和南非簽署的合作備忘錄(MoU),南非將在未來十年內協助將100隻獵豹轉移到印度,協議指出,計畫是在未來十年每年從南非轉移12隻獵豹,而獵豹再引入的合作備忘錄條款將每五年審查一次。

獵豹的死亡,引發了人們對計畫執行地的質疑,猜測中央邦(Madhya Pradesh)的庫諾國家公園(Kuno National Park)是否是個錯誤的選擇,因為它不適合這些動物所屬的地形。一位消息人士說:「庫諾一開始考慮的是把獅子從吉爾(Gir,指吉爾國家公園)轉移過來,但這個提議被擱置了,然後獵豹來了。庫諾的總面積和潮濕的天氣,對自然棲地乾燥的獵豹相當不利。」

有些討論則建議,將倖存的獵豹遷移到拉賈斯坦邦(Rajasthan)的穆昆達拉山國家公園(Mukundara Hills National Park),但由於穆昆達拉山棲息著老虎,人們也擔心「獵豹計畫」和「老虎計畫」之間可能發生衝突。

與此同時,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約翰尼斯堡參與金磚國家峰會時,也談到了「大貓聯盟」(Big Cat Alliance)的可能性,並建議各國在大型貓科動物議題上合作,他說:「金磚國家有多種大型貓科動物。在國際大貓聯盟(International Big Cat Alliance)的框架下,金磚國家可以聯合起來保護牠們。」

今年4月,在印度老虎計畫(Project Tiger)50週年之際,印度政府成立了國際大貓聯盟,以保育全球7種大型貓科動物,包括老虎、獅子、花豹、雪豹、獵豹、美洲豹(又稱美洲虎)和美洲獅(又稱山獅),聯盟的目標是涵蓋79個國家,覆蓋到這些大型貓科動物的自然棲地。

除了南非官方的支持,納米比亞駐印度高級專員辛尼博(Gabriel Sinimbo)本(9)月初也表示,從納米比亞和南非帶到中央邦的幾隻獵豹之死是「正常的」,因為該計畫涉及將動物帶到新環境,他:「當你將動物引入新環境時,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例如死亡。這是任何這類性質的計畫都可能會發生的事。」

和其他大型貓科動物相比,獵豹的族群密度非常低。   圖片來源:Pixabay(Image by Antony Trivet

不過,印度野生動物生態學家、老虎專家卡蘭斯(Ullas Karanth)博士分析了獵豹計畫後,卻表示「庫諾計畫注定要失敗」,他認為繁衍野生獵豹族群所需的空間被嚴重低估——而卡蘭斯認為印度政府的目標將需要10,000到15,000平方公里的棲地空間才能達成,但庫諾國家公園只有800平方公里,即使算上周邊受到高度干擾、支離破碎的森林區塊,面積也不超過3000平方公里。

「獵豹的族群密度非常低,而花豹和老虎的族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公里6到7 隻甚至更高;由於獵豹的社會制度和生態脆弱性,即使是在非洲最好的棲地,每 100平方公里也只有1隻獵豹。有足夠獵物、能夠養活10隻或更多老虎、花豹的棲地範圍,只能養活1隻獵豹,這是物種固有的特性,不該被忽視。」卡蘭斯說道。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