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報導
巴西的亞馬遜雨林素有「地球之肺」及「綠色心臟」的美稱,雨林不僅能夠儲存900至1200億噸的二氧化碳,更孕育著無數生命。然而,隨著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與人類開發,近幾年森林流失的速度不斷加快,環境也開始出現改變。最近亞馬遜特費湖(Lake Tefé)就出現一百多具海豚屍體,因為河流的水溫竟高達攝氏39度!
巴西亞馬遜地區遭遇歷史性乾旱,水溫創歷史新高,部分地區水溫超過攝氏39度。最近巴西科學部資助的研究機構「馬米勞亞研究所」(Mamirauá Institute)還發現,短短一週竟有一百多隻亞馬遜河海豚(Amazonian dolphins)突然死亡,雖尚未確定死因,但專家認為水溫與乾旱是主要原因。
居住在該地區的英國研究人員丹尼爾(Daniel Tregidgo)說:「這裡是亞馬遜雨林的中心地帶,能看見亞馬遜河海豚是住在這裡的特權,每天我出門吃早餐都能看見海豚浮出水面。」然而,最近一個月情況卻有了變化,他說:「過去一個月特費湖簡直像科幻小說的情節,氣溫不斷上升,接著我們看到成堆的海豚屍體。這場旱災已經奪去100多隻海豚的生命,讓人十分痛心。」
與世界其他地區一樣,除了人類開發造成的破壞外,全球暖化、聖嬰現象導致異常極端天氣出現,巴西南部的大片土地被暴雨淹沒,北部則因異常嚴重的旱季而導致湖水河流乾涸。過去兩周,世界最大河流亞馬遜河的水位每天下降 30 公分,以往每年同期的平均水深僅比雨季高峰期低4.4 公尺,但今年卻已經下降7.4公尺,特費湖更是乾旱最嚴重的區域,9 月份的降雨量僅為歷史平均的三分之一,許多河道已乾涸、滿是泥濘。
那麼,河水乾涸、氣溫上升是海豚死亡的主因嗎?馬米勞亞研究所(Mamirauá Institute)地球科學研究員艾揚(Ayan Fleischmann)說,目前正在調查幾種可能的原因,像是疾病、水源污染等。不過他坦言:「水深和水溫肯定是造成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前幾天的下午 6 點,我們在特費湖測量到的溫度超過攝氏 39 度,這異常的高溫實在太可怕了。」對人類來說,攝氏37度至40度已經算是熱水澡,更別說棲息在此的海豚。
亞馬遜河海豚也稱作粉紅河豚,英文俗稱 boto,是亞馬遜河特有種,同時也是現存體形最大的淡水豚,目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已經將牠們列為瀕危物種,由於各地區的統計方法不同,很難統計亞馬遜河海豚的確切數量,不過大約為400至600隻。
亞馬遜其他地區的海豚也因為乾旱而受苦。本月初,巴西帕拉州馬雷夏爾・陶馬圖爾戈(Marechal Thaumaturgo)的漁民救起了兩隻受困的海豚,當時朱魯阿河(Juruá River)的水位降至 2.3 公尺,是5年來水位的最低點。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專員達芙妮(Daphne Willems)認為這是警訊,她說:「亞馬遜河海豚已經瀕臨滅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失去這麼多隻海豚無疑是場災難。」她呼籲巴西政府啟動緊急應對措施,避免悲劇擴大。目前馬米勞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正在試圖將棲息在潟湖、池塘的海豚,轉移到水溫較低的河流,不過由於地處偏遠,轉移工作頗具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