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訓練非洲野鳥 懂得和人類合作找蜂蜜 共創傳統文化

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幾千、幾萬年來,人類馴化和訓練動物來達成目標;但在非洲,有一種野鳥沒有經歷這樣的過程,卻會引導人類找到蜂巢,在人們取走蜂蜜時享用蜂蠟和蜜蜂幼蟲。野生動物鮮少和人類合作,嚮蜜鴷和非洲採蜜人之間的聯盟,則更令人印象深刻,近日一項新研究發現,不同地區的人們和嚮蜜鴷有著獨有的溝通方式,他們塑造了彼此的文化傳統。

莫三比克的約奧族採蜜人Seliano Rucunua和一隻用於研究的雄性嚮蜜鴷。   取自Science

科學家只記錄了少數人類和野生動物合作的案例,例如在巴西、緬甸和印度,人們和海豚一起捕魚,但非洲採蜜人和嚮蜜鴷之間的聯盟,將合作提升到了更高的層級。一項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新研究表明,這種在非洲多地發生的夥伴關係,比科學家想像的還要複雜,研究人員指出,不同地區的人們會發出獨特的聲音來呼喚這些鳥,嚮蜜鴷則會識別並回應呼喚,顯示人類和嚮蜜鴷塑造了彼此的文化傳統。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對人類和嚮蜜鴷之間這種罕見的合作關係感到困惑,這些鳥並沒有被馴化,也沒有人訓練過牠們,然而在坦尚尼亞,哈扎人(Hadza)可以用一種特殊的哨子吸引嚮蜜鴷飛來,接著這種棕白色的小鳥會大聲鳴叫,引導牠們去採蜜;在莫三比克,約奧族(Yao)社區的採蜜人會用顫音和低沉的哼聲來吸引這些鳥類,聽起來像是「brrr-humph」。

在莫三比克,一隻嚮蜜鴷引導約奧族採蜜人Carvalho Issa Nanguar來到了蜜蜂的巢穴,他用煙霧和斧頭來獲取蜂蜜。   取自NPR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人類學家伍德(Brian Wood)和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開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Cape Town)的史波提斯伍德(Claire Spottiswoode)合作完成了這項研究。伍德:「這種鳥非常顯眼,牠會叫著飛向哈扎人,似乎像是在說:嘿,我在這裡,我知道哪裡有蜂蜜,所以跟著我吧。」

而一旦嚮蜜鴷抵達有蜂蜜的樹上,牠就會待在蜂巢附近,並變得安靜——這是告訴人類可以開始找蜂巢的訊號,很快,採蜜人就會撬開樹幹,找到蜂巢、取得蜂蜜,而嚮蜜鴷則可以享用蜂蠟和蜜蜂幼蟲。蜂蜜對哈札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食物,根據伍德的計算,哈札人每年飲食中約有10%的熱量是在嚮蜜鴷的幫助下獲得。

伍德表示,一篇幾十年前發表的論文描述了肯亞的博蘭人(Boran)如何用挖空的貝殼來發出尖銳哨聲、吸引嚮蜜鴷,但他和史波提斯伍德分別意識到,他們在坦尚尼亞和莫三比克合作的社區使用了不同類型的訊號。他說:「我們倆都認為能夠合作進行一個計畫,調查我們各自負責的野外地點的嚮蜜鴷是否學會了識別這些文化差異訊號,並做出不同的反應。」

研究人員表示,每個地方的嚮蜜鴷對當地文化的聲音都更加敏感,和來自不同國家的採蜜人發出的聲音相比,當嚮蜜鴷聽到牠們平時人類夥伴發出的那種呼喚的錄音時,更有可能出現並引導人們找到蜂蜜。這些採蜜人從長輩那裡學習如何和嚮蜜鴷交流,他們表示,堅持使用社區的傳統呼喚,是因為這是獲得最多蜂蜜的方法——但嚮蜜鴷又是怎麼學習這些的呢?目前仍是個謎團。

莫三比克的採蜜人為帶他找到蜂巢的嚮蜜鴷留下蜂蠟。   取自NPR

在坦尚尼亞,當哈札人吹哨子時,82%的時間會出現嚮蜜鴷,但當研究人員播放莫三比克人使用的傳統顫音時,嚮蜜鴷出現的機率只有24%。在莫三比克的調查也呈現相同狀況,當地嚮蜜鴷對顫音的反應率為73%,但在播放來自坦尚尼亞的哨聲時,只有26%有嚮蜜鴷出現。

杜克大學鳥類交流研究員諾維茨基(Steve Nowicki)表示,這些嚮蜜鴷能夠對特定文化的線索做出反應這件事相當令人著迷,他指出,牠們屬於不擅長聲音學習的鳥類類群,和鸚鵡或鳴禽不同,「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這很了不起的原因」。

由於嚮蜜鴷會把蛋下在其他物種的巢裡,讓其他物種撫養後代,因此牠們不可能是從父母身上學會這種技能。但伍德指出,當採蜜人砍開一棵樹並露出蜂巢時,通常會有不只一隻嚮蜜鴷飛來享用美食,這意味著年輕的嚮蜜鴷可能會觀察年長者如何和人互動,然後開始模仿——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嚮蜜鴷就會從牠們的長輩那裡了解到這些特殊的呼喚,就像牠們的人類夥伴一樣。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