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穿山甲的防禦機制是自然界中最巧妙的設計之一,牠們受到威脅時會捲成一顆緊密的球,最外層堅韌的鱗片,能夠保護牠們脆弱的腹部不受掠食者傷害。然而,當穿山甲跨過電圍欄上常見的帶電電線時,卻會無助地死去,因為這種生物的防禦本能,會讓牠們緊緊地包住電線——在南非,每年約有2,000隻南非穿山甲以這種令人難以想像的方式死亡,為此,科學家正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法。
《Daily Maverick》報導,非洲頂尖穿山甲研究人員彼得森(Darren Pietersen)指出了在南非北部的物種分布範圍,有大量穿山甲觸電死亡的現象,他表示:「新估計顯示,每年有2,000隻穿山甲在圍欄上被殺死,這種狀況適用於所有帶電圍欄——獵場、遊獵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和家畜圍欄。」
與此同時,在南非最古老的豪華私人保護區「薩比沙自然保護區」(Sabi Sand Nature Reserve),穿山甲目擊事件因為不明原因而增加,這是個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的消息,保護區管理員兼執行長奧利維爾(Iain Olivier)說:「以前,我們每年大概只會看到一次穿山甲,這已經算是相當令人驚奇的目擊。」
然而,光是在2022年,薩比沙自然保護區就記錄了19起穿山甲目擊事件,而在2023年,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圍欄上看到了10隻穿山甲,其中2隻死亡,其他8隻被放回了保護區。
穿山甲的增加對這個佔地63,000公頃的保護區來說不完全是好事,他們為此被迫做出調整,因為這種明顯的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這種被列為易危物種的動物,離對牠們來說有危險的電圍欄,實在是太近了!
然而,事情卻不是讓圍欄斷電這麼簡單,因為這些電圍欄的存在能保護犀牛,保護區工作團隊近期才剛升級了圍欄,幫助該地區過去18個月的犀牛盜獵降為零。保護區工作團隊贏得了一場戰鬥,卻在不知不覺間,發現自己還要面對另一場。
對人口稠密的南非來說,目前還沒有明顯可以替代圍欄的方案,除了盜獵者和掠食者,圍欄還可以防止人類和野生動物之間的衝突,以及阻擋疾病的傳播,如果圍欄因此會傷害到其他動物,就只能修改調整而非撤除。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穿山甲專家小組的詹森(Ray Jansen)教授表示,他正在參與一個測試三種新設計的計畫,他建議,最低的帶電電線應該要離地至少30公分。「想解決電圍欄問題,其實非常簡單。」彼得森補充表示,儘管目前一些獵場已經抬高了最低電線的高度,但一些省級當局還是堅持比較低的做法,高度大約等於穿山甲的胸高。他也另提醒,抬高電圍欄後,畜牧業可能需要針對胡狼採取不同的解決方法,他正在「就一些想法」進行合作。
在發現穿山甲遇難的狀況後,薩比沙自然保護區設計了自己的「穿山甲保護圍欄」,並在去(2023)年初啟動、9月揭幕,它採用了一種新的排列方式,圍欄由網狀方塊組成,在52.5公分處有一條帶電電線,而這個新設計讓動物只能往上爬而不是鑽過圍欄,當穿山甲的手先碰到帶電電線時,牠們只會縮回手往後倒,而不是像一般圍欄那樣,肚子觸電後緊縮成球,造成更大的傷害。
不過,這種圍欄所費不貲,薩比沙自然保護區為此花費了約240萬南非蘭特(約台幣440萬),除了重新分配預算外,保護區也受到了其他私人保護區和非營利組織的贊助,以現階段來說,要讓這種圍欄大規模拓展不太可能實現,但至少在這個頻繁發現穿山甲穿過圍欄的保護區,他們為了在保護犀牛時不傷害穿山甲,盡力完成了這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