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保育位階被降級 向政治屈服?伯恩公約委員會決議遭動團環團猛烈抨擊

伯恩公約委員會日前決議,降低狼的保育地位。圖片來源/birdlife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2024年12月3日,歐洲委員會「伯恩公約」委員會(Bern Convention)通過了一項爭議性提案,將狼(Canis lupus)的保護地位從「嚴格保護」(附錄II)降級為「受保護」(附錄III)。此決定為歐盟推動,旨在增加狼群管理的靈活性,但遭到保育界的強烈譴責,認為此舉是「政治妥協」而非「科學導向」,恐損害歐洲的整體生態保育。


延伸閱讀:歐盟野狼保護降級引爆爭議:政治操弄還是必要管理?

伯恩公約是歐洲大陸及部分非洲國家在自然保護領域的核心框架,自1982年生效以來,已涵蓋50個締約國,致力於保護包括狼在內的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根據附錄II規定,「嚴格保護」的物種不得被故意殺害、捕捉、干擾或破壞其繁殖地。而附錄III則允許在特定情況下進行有限度的管理,例如撲殺或捕獵。

歐盟執行委員會(歐盟執委會)在2023年提議降低狼群保護地位,強調「狼群數量的增長」以及「對畜牧業的威脅」是主要原因。歐盟執行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這是保護農村社區與農民的重要一步,需要一種平衡的方式來處理狼群的挑戰。」

此次提案的支持者認為,歐洲狼群數量的顯著回升,證明了多年保育工作的成功。歐盟環境專員傑西卡·羅斯瓦爾(Jessika Roswall)指出:「現實情況正在改變,日益增長的狼群以及伴隨的風險要求我們調整法律保護地位。」

然而,保育組織及專家普遍認為,該決定缺乏科學支持,並可能對其他物種的保護造成破壞性影響。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專員蘇菲・魯伊斯沙特(Sofie Ruysschaert)直言:「此舉讓多年來努力恢復狼群的進展付諸東流,將野生動物當作政治替罪羊。」國際人道協會(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 HIS)歐洲分布的喬安娜·斯瓦布(Joanna Swabe)也指出,此決策是「對工業、農業與狩獵利益群體妥協的結果」,未考慮如何科學地促進人類與野生動物共存。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數據,歐洲狼群數量在過去十年內翻倍,目前約為20,000隻,分布於除了愛爾蘭、馬爾他、賽普勒斯三國以外的歐盟全境。歐盟委員會在去年提案附帶的報告中表示,歐洲每年 600 萬隻羊中,約有 1,500 只因狼襲擊而喪生。不過環境法組織「克萊恩斯歐洲環保協會」(ClientEarth)則質疑歐盟的諮詢過程缺乏透明度,已經向歐洲監察使(European Ombudsman)提出申訴。

註:任何歐盟的公民都可以管理不善、違法行政、不公平、歧視、權力濫用、不回覆、拒絕提供資訊、不合理的延遲等理由向歐洲監察使申訴,要求其調查任何隸屬歐盟的機關。

保育人士警告,此決定可能成為削弱其他物種保護政策的危險先例。例如,熊、猞猁等大型食肉動物的保護地位也可能因政治壓力而受到挑戰。遊說團體「歐洲動物集團(Eurogroup for Animals)」的利亞·巴多茲(Léa Badoz)強調:「降級保護地位無助於解決農牧業的問題,反而加強了對狼群的誤解。最終也無法真正幫助農民與當地社區。」

此外,此決策還可能削弱伯恩公約在國際保育中的地位與公信力。歐洲最大的非政府環保組織「歐洲環境局」(EEB)生物多樣性官員弗洛倫西亞・桑切斯(Florencia Sanchez Acosta)痛批:「此舉損害了歐洲的環境治理基礎,讓其他以科學為根據的政策蒙羞。」

此次提案獲得歐盟27票支持,並得到阿爾巴尼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摩納哥、蒙特內哥羅等國的額外支持。反對國包括英國、土耳其與突尼西亞,而該決策的正式細節將於12月6日公布。

意大利非營利組織Green Impact指出,將在歐洲法院提起訴訟,他們認為歐盟的提案違反了伯恩公約的基本原則。Green Impact總裁蓋亞·安吉利尼(Gaia Angelini)呼籲修訂「設計於1970年代過時法規的監管框架」,應該修法適應當代保育需求。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