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美國洛杉磯的冬季野火持續肆虐,全球開始關注氣候變遷引發的極端氣候。鏡頭轉向在南半球的澳洲,近期維多利亞州格蘭坪國家公園(Grampians National Park)也正經歷森林大火,大火燃燒超過7.6萬公頃,重創當地生態。動保團體則呼籲,在大火的影響下,應該修改現有的袋鼠捕殺政策。
綜合外媒報導,維多利亞州近年的大火對當地的動植物帶來深遠影響。據估計,2020年的「黑色夏季火災」已導致超過20萬隻袋鼠和沙袋鼠死亡,而此次格蘭坪大火進一步威脅當地袋鼠族群和植被的復甦。然而,在此背景下,州政府仍允許捕殺超過10.6萬隻袋鼠,其中包括火災影響嚴重的格蘭坪地區,當地仍可獵捕3.2萬隻袋鼠。
動物保護團體Wildlife Victoria呼籲,應暫停該地區的袋鼠捕殺計畫,直到火災對袋鼠族群的影響能被全面評估。該組織執行長莉莎·帕爾馬(Lisa Palma)表示:「火災可能對袋鼠的長期數量和生態系統造成難以逆轉的損害,我們需要採取預防性措施。」
雖然部分科學家認為,適度的商業性捕殺有助於生態平衡,但對澳洲政府管理袋鼠族群的做法仍存在諸多爭議。動物保護組織對捕殺程序的人道性提出了嚴重質疑。根據動物解放組織(Animal Liberation)在2005至2018年間進行的獨立評估顯示,在新南威爾士州和昆士蘭州,平均有40%的袋鼠被射中頸部而非頭部,這使得動物在痛苦緩慢死亡。
商業性捕殺活動通常在偏遠地區進行,缺乏有效的動物福利監管。據保守估計,每年仍有數萬隻成年袋鼠未能按照行業「實踐守則」要求的單發頭部射擊方式被處理,許多受傷的袋鼠逃脫後最終因長期痛苦而死亡。
此外,2019-2020年的大規模森林火災對袋鼠族群造成了嚴重打擊。僅在維多利亞州,就有超過20萬隻袋鼠在火災期間或之後死亡。然而,自2018年以來,該州仍發放了近45萬隻袋鼠的捕殺許可證,似乎忽視了火災對袋鼠族群實際影響的全面評估。
火災對袋鼠的影響並非僅止於短期死亡。生態學家霍莉·西特斯(Dr. Holly Sitters)指出,大型火災通常會被破壞棲地,動物可能在火災後數周甚至數月內面臨食物短缺的問題。她說:「植被恢復速度會變慢,進一步增加動物的生存壓力。」
專家呼籲採取更加平衡的方法來管理袋鼠族群。南澳大利亞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建議,應優先考慮非致命性的管理方法,只有在有明確證據表明袋鼠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或處於不良福利狀態時,才考慮致命性措施。同時,該組織強調需要加強對捕殺活動的合規監督,以防止孤兒幼袋鼠餓死、射擊者未能人道地處理幼袋鼠、以及受傷袋鼠逃脫後慢性死亡等問題。
西特斯表示:「氣候變遷影響大,環境變化迅速,任何物種的數量都可能迅速下降。我們需要立即採取行動,保護袋鼠,確保未來的世代仍能在澳洲的自然景觀中見到牠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