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昱賢/綜合報導
歐盟近日宣布,自2025年4月起解除斑尾林鴿(Turtle dove)的狩獵禁令,允許西班牙、法國與義大利三國開放狩獵,配額上限為13.2萬隻。此決定引發保育團體強烈批評,認為此舉將危及這種已被列為「全球易危物種」的鴿科鳥類,並可能抵銷近年來透過禁獵與棲地復育所取得的保育成效。
斑尾林鴿是夏季從撒哈拉以南非洲遷徙至英國與其他歐洲北部國家繁殖的候鳥。牠們以終生配偶關係著稱,溫和且具象徵意義。由於長年遭遇非法獵捕與棲地流失,其族群數量持續下滑,英國目前僅剩約2100對繁殖對,是當地數量下降最快的鳥種之一。
自2021年起,歐盟針對斑尾林鴿在西班牙、法國與葡萄牙等地設立狩獵禁令,短短兩年使西歐飛行路線族群成長約25%。根據BirdLife International的資料,禁令有效促進族群恢復,西班牙、法國、葡萄牙與義大利西北部地區的斑尾林鴿數量明顯回升。
根據保育組織統計,斑尾林鴿的族群分布極不平均。雖然西歐飛行線(涵蓋西班牙、法國、葡萄牙與義大利西北部)因禁獵政策實施得宜,族群數量已回升至約213萬對繁殖對,但英國僅剩約2,100對,較1960年代暴跌逾99%,被視為極度瀕危。此外,中東與東歐飛行線(如希臘、保加利亞與馬爾他)則因禁令執行不力、非法獵捕猖獗,族群並未恢復。
根據IUCN紅色名錄資料,歐洲的斑尾林鴿繁殖族群約為251萬對至476萬對,換算為約502萬至951萬隻成熟個體,而地中海地區每年有高達60萬隻斑尾林鴿遭非法獵殺,顯示全球總體族群數量雖大,但部分地區的族群已逼近生存邊緣。
然而,歐盟最新決議指出,在觀察到至少兩年族群成長與存活率提升後,且確認具備可信的監管與執法機制,已符合恢復「永續狩獵」的三項條件,遂同意恢復西線路線的狩獵行為,狩獵配額相當於族群總數的1.5%。該決議在會議中獲得一致共識,僅愛沙尼亞與BirdLife組織表示反對。
義大利獵人聯盟主席布孔尼(Massimo Buconi)表示,狩獵斑尾林鴿是義大利東北部「威內托(Veneto)地區」每年狩獵季開幕的重要儀式,並強調其烹飪與文化價值:「這天對我們來說,就像足球開賽季一樣重要。當然,我們也會食用牠們。」
西班牙皇家狩獵聯盟的馬丁內斯(Alejandro Martínez)則指出,當地依據新配額將可狩獵超過10萬隻斑尾林鴿,認為這對農村社區具有正面效益:「西班牙的狩獵產業,創造了65億歐元產值與20萬個就業機會,是推動鄉村發展的重要開始。」
保育團體則大力抨擊歐盟決定。BirdLife Europe高級保育政策官赫雷羅(Barbara Herrero)抨擊歐盟此決定「魯莽且短視」,並表示:「斑尾林鴿已經做出了牠們的一份努力,只要不受干擾,就能自然恢復。但政府未能履行其承諾,如今卻急於解禁狩獵,這條路只會讓我們再度走回瀕危邊緣。」
對英國而言,歐盟的解禁舉措尤為敏感。英國的斑尾林鴿數量自1960年代以來下降逾99%,截至2021年全國僅剩約2100對繁殖對,主要分布於東南英格蘭(包括肯特、蘇福克與艾塞克斯)。
這些鴿子必須穿越西班牙、法國與葡萄牙等解禁狩獵地區才能抵達英國,保育人士憂心狩獵解禁將減少存活個體數,衝擊英國本土的保育成果。皇家鳥類保護協會(RSPB)指出:「當族群基數極低時,任何新增的遷徙途徑死亡風險都可能對復育造成實質影響。」
英國目前正透過「斑尾林鴿行動計畫」(Operation Turtle Dove)展開多項保育行動,包括與農民合作提供種子飼料、築巢空間與水源,並鼓勵利用未耕地區域與政府補助金改善棲地。此外,斑尾林鴿信託基金(Turtle Dove Trust)也培育人工繁殖族群,作為野放補充之用。
保育團體呼籲歐盟應重新考慮禁令的撤銷,並強化執法與族群監測機制。赫雷羅表示:「斑尾林鴿目前的族群仍相當脆弱。若無國際合作確保遷徙通道安全,復育成果恐將付諸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