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超大深海魷魚 首見30cm幼年活體 未來可長到7公尺長

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一百年前,人們發現了「大王酸漿魷」的存在,這種深海魷魚可長到7公尺長、500公斤重,是世界上最重的魷魚,不過,就算過了一世紀,人們對牠們生命週期和行為的了解還是很少,大多來自鯨魚胃中遺骸的研究,直到今(2025)年3月,終於有研究團隊拍到了深海中的活體大王酸漿魷!這是科學家首次在野外拍到該物種的活體標本,立下了深海探索的里程碑。

人類首次拍到活生生的世界上最重無脊椎動物「大王酸漿魷」,不過被拍到的這隻還是個小朋友。   取自Smithsonian Magazine

一組研究人員剛公佈了第一個在自然棲地拍到的活體大王酸漿魷鏡頭,帶領人們用過去不曾有過的視角,來觀察這種神秘的深海物種,而且被拍到的這隻,還是一隻年幼的個體。紐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生物學家博爾斯塔(Kat Bolstad):「讓我們把活生生的大王酸漿魷介紹給全世界,在牠美麗、小巧、精緻的狀態下。牠凸顯了深海生物的壯麗,沒有被當作怪物一樣過度炒作。」

在非營利研究組織施密特海洋研究所(Schmidt Ocean Institute)三月的研究考察中,研究團隊向深海發射了一台遙控潛水器,直播水下畫面,最終在南桑威奇群島(South Sandwich Islands)附近的南大西洋寒冷深處,遇到了這種難以捉摸的生物。

被拍到的個體只有30公分長,拍攝於水下600公尺處,當時一位收看直播的研究人員標記了這隻被拍到的生物,認為牠可能是一隻大王酸漿魷,隨後在博爾斯塔和獨立魷魚專家伊凡斯(Aaron Evans)的辨識下,透過動物觸手上獨特的鉤爪,證實了牠的身分。

巧合的是,今年是大王酸漿魷被發現和正式命名100週年,1925年時,科學家首次在抹香鯨的胃裡發現了大王酸漿魷的殘骸,在這之後,這些年間也只有8隻成年的大王酸漿魷被確認,其中6隻同樣來自鯨魚胃中殘骸,其他則是被漁民意外捕獲的垂死成年個體。保存最完整的一隻是2007年在羅斯海(Ross Sea)捕獲的雌性大王酸漿魷,牠被從約1,500公尺深處撈起,掛在一隻被捕獲的圓鱈(toothfish)身上,重約470公斤,目前被保存在紐西蘭蒂帕帕國立博物館(Museum of New Zealand Te Papa Tongarewa)。

最近被拍到的大王酸漿魷只有30公分長,而目前被保存在紐西蘭的雌性標本光是外套膜就有250公分長。   取自ABC News
大王酸漿魷觸手上的並非吸盤,而是鉤爪。   取自ABC News

而這還是百年來第一次,在該物種的自然棲地找到了健康的活體。雖然被拍到的年幼個體只有30公分長,但專家認為,大王酸漿魷可以長到7公尺長、重達500公斤,是地球上最重的無脊椎動物,和體型最大的魷魚,隨著長大成熟,大王酸漿魷會失去透明的外觀並呈現紅色,而且大王酸漿魷的壽命並不長,只有幾年的時間,一般被認為不超過五年,可見牠們的生長速度之快!

這次的目擊被認為是一次「幸福的意外」,因為研究團隊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發現新海洋生物,而不是尋找神秘的大王酸漿魷。博爾斯塔解釋,要拍到大王酸漿魷很難,因為牠們可能很討厭光亮和巨大的噪音,而這兩者都是深海研究設備的特點。

伊凡斯認為,被拍到的年幼個體已經脫離了「寶寶」階段,可以把牠想像成是一隻還有很多生長空間的「青少年魷魚」。雖然能從這段影片中了解的也不多,但伊凡斯表示,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起點,因為人們對大王酸漿魷本身的生活史了解的更少,他說:「對我們來說,能看到這種介於剛誕生不久和成年之間的中等體型,真的很令人興奮,因為牠讓我們有機會填補這種非常神秘、高深的動物生命史中,一些缺失的拼圖碎片。」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