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駝鹿大遷徙直播再掀熱潮 百萬觀眾沉浸“慢節奏”實境秀

瑞典電視台推出《駝鹿大遷徙》(Den stora älgvandringen)直播節目,吸引數百萬線上收看。圖片來源/SVT

記者吳昱賢/綜合報導

一條靜靜流淌的北歐河流、被雪化濕潤的針葉林、偶爾出現的一頭駝鹿──這樣的畫面,卻吸引了數百萬人在線上24小時守候觀賞。瑞典公共電視台SVT第六年推出的《駝鹿大遷徙》(Den stora älgvandringen)直播,自4月15日上線以來,再次引爆北歐「慢電視」(Slow TV)風潮。

這場為期三週的自然實境節目,以超過30部遠端攝影機全程拍攝駝鹿穿越瑞典北部Ångerman河遷徙至夏季棲地的過程。雖然大多數時間只見森林、溪流與雲影,但當駝鹿出現時,螢幕前的觀眾們便會齊聲驚呼:「快看,那是一頭駝鹿!」

工作人員在控制室控制著 30 多個遠端攝影機。圖片來源/SVT





節目製作人史特凡・埃德倫(Stefan Edlund)強調,這是一場「沒有旁白、沒有剪接,也沒有配樂的真實直播」。從2019年首播的百萬人次,到2024年累積突破九百萬觀眾收看,這部以自然為主角的作品,持續累積忠實粉絲。

「我們什麼都不做,只是讓鏡頭記錄自然、讓觀眾自己感受節奏。」埃德倫說。攝影團隊事前鋪設近兩萬公尺的電纜,在Junsele地區部署34支攝影機與7支夜視鏡頭,讓觀眾如臨現場地觀看這場已延續數千年的遷徙儀式。

節目開播當日,粉絲們紛紛在社群留言表示準備好追看到凌晨。62歲的觀眾烏拉・馬姆格倫(Ulla Malmgren)笑說:「睡覺?別鬧了,我根本不睡。」她甚至提前備好咖啡與冷凍食品,以便不錯過任何一頭駝鹿的登場。年僅20歲的觀眾威廉・加普・里爾耶福斯(William Garp Liljefors)坦言:「我有次因為不想錯過一頭正在過河的駝鹿而遲到上課,結果被老師誤會我在市區遇到駝鹿。」

這場直播也孕育出一個擁有超過76,000名成員的Facebook社團,成員自稱「駝鹿觀察鐵粉」,會即時分享螢幕截圖、討論駝鹿路線,甚至統計「今天的駝鹿出現次數」。

這種節奏緩慢、近乎冥想的「慢電視」格式最早起源於2009年的挪威,當地公共電視台NRK曾完整直播一段7小時火車之旅與134小時的海岸航行。自此之後,12小時火燒木柴、18小時鮭魚游上溪流、24小時毛線編織馬拉松等節目接連問世,引發各國效仿。

專研媒體研究的瑞典延雪平大學教授安妮特・希爾(Annette Hill)指出:「這種節目看似什麼都沒發生,但正因如此才讓人難以移開視線。當今媒體節奏太快,而這給了人們喘息的空間。」她補充:「觀賞遷徙直播的感覺像是把森林風景搬進家裡,是一種可以呼吸的電視。」希爾本人也是本節目的粉絲。

根據瑞典農業科學大學的駝鹿研究團隊負責人哥蘭・艾瑞克森(Göran Ericsson)介紹,目前瑞典約有30萬頭駝鹿,而參與遷徙並上鏡的約有100頭。這條遷徙路線據信自冰河時期以來就存在,是駝鹿每年春季向北尋找新鮮草地的天性驅使。

「雖然駝鹿是瑞典體型最大的動物,但大多時候牠們非常害羞難見。」SVT節目統籌約翰・埃拉赫(Johan Erhag)表示,「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節目,讓駝鹿走進大眾的客廳,重新建立人與自然的連結。」36歲的觀眾漢娜・桑德貝里(Hanna Sandberg)則說,自己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直播看進度:「這讓我覺得我也在森林裡呼吸著那樣的空氣。」

SVT甚至會在第一頭駝鹿入鏡時推送手機通知:「Första älgarna i bild!(第一頭駝鹿出現了!)」聊天室瞬間爆炸式刷起「衝啊!你做得到!」、「這頭游得真穩!」的歡呼。

這場為期20天、24小時不間斷的直播預計持續至5月4日。製作團隊透露,整體製作成本遠低於傳統自然節目,且反應熱烈,觀眾忠誠度極高。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