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在首爾繁華的光化門廣場,一幅引人注目的巨型廣告牌正向路人訴說野生動物在塑膠危機中的苦難。這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南韓分會(WWF-Korea)於7月推出的全新公共倡議——「垃圾時尚動物 」(Animal Trash Fashion)戶外宣傳行動。該廣告運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Generative AI)創作而成,呈現海龜、海豹等動物被塑膠纏繞的震撼畫面!
這項活動由WWF-Korea與知名廣告公司Cheil Korea共同策劃,隸屬於其「自然中不應有塑膠」(No Plastics in Nature)的長期倡議。該倡議目標是要在2030年前徹底減少塑膠生產與排放,最終實現自然生態免於塑膠污染的未來。
除了海龜、海鳥外,還有海豹遭漁網纏繞的畫面。圖片來源/WWF-Korea
WWF-Korea執行董事朴敏惠(Park Minhye)指出:「AI所創造的『垃圾時尚動物』雖非真實拍攝,卻精準還原全球塑膠危機的現況。如今全球有高達79%的塑膠製品最終淪為垃圾,這正是我們無法視而不見的現實。」
此次影像廣告以20公尺高、60公尺寬的LED大螢幕全版面呈現,設置於光化門周邊——該區聚集眾多政府機關與媒體總部,堪稱南韓公共議題的核心。為響應公益推廣,《朝鮮日報》旗下數位平台「Digital Chosun Ilbo」無償提供廣告位,強化該行動的社會影響力。
更特別的是,此次所有視覺創作均採用AI工具生成,WWF特別強調:「製作過程中未曾涉及任何實體動物拍攝或實驗,確保零傷害、零干擾。」
這場展期至8月20日的活動,也被視為為即將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終結塑膠污染政府間談判委員會第五次會議」(INC-5)造勢。朴敏惠呼籲:「唯有全民關注與參與,才能推動決策者於INC-5會議中擬定具體且有效的減塑協議。」
根據WWF過往報告,塑膠污染每年奪走超過10萬隻海洋哺乳動物與100萬隻海鳥生命,海龜誤食塑膠袋、海豹被漁網纏繞的案例屢見不鮮。此次「垃圾時尚動物」的出現,試圖以視覺震撼與情感共鳴,讓民眾重新思考一次性塑膠的代價,並促使企業與政府加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