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長10公分  纖細如麵條 全球最小蛇消失20年 再現蹤跡

全世界最小、一度被認為可能滅絕的螺紋蛇。圖片來源/Connor Blanes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在加勒比海島國巴貝多(Barbados),一度被認為可能滅絕的螺紋蛇(Barbados threadsnake,學名 Leptotyphlops carlae)近日重現,消息震驚保育界。這種世界最小的蛇,身長僅約10公分,纖細如義大利麵,過去20年間從未被發現,長期列在「全球消失物種名單」中。專家指出,這項發現是重要的生態信號,提醒人類島嶼森林生態系正面臨的威脅。

今年3月,巴貝多環境部與國際保育組織Re:wild在島中央進行生態調查時,意外在一棵樹根下翻出一條極細的小蛇。調查員賈斯汀・斯普林格(Justin Springer)回憶當時場景:「我半開玩笑說我聞到螺紋蛇的味道,沒想到真的在石頭下看到牠。」

調查員發現後,團隊立即將蛇送至西印度大學進行檢驗。透過顯微鏡觀察,專家確認牠身上淡橘色條紋及特有鼻部鱗片,證實正是螺紋蛇。斯普林格說:「當你花了一年多尋找卻毫無收穫,那一刻真的難以置信。」

螺紋蛇是已知最小的蛇類,成體僅約10公分,體型細長,宛如義大利麵條。科學界最早於1889年記錄到這個物種,之後目擊紀錄寥寥無幾,近年甚至被認為滅絕。螺紋蛇屬於盲蛇科,通常以螞蟻或白蟻為食,主要棲息於鬆軟土壤與落葉層中。牠們的低調特性,使得觀察難度極高。

專家特別指出,螺紋蛇必須透過性繁殖才能產下後代,且雌蛇每次僅能產下一顆卵。螺紋蛇無法像某些爬蟲類進行「單性生殖」(parthenogenesis),必須經過雄雌交配才能繁衍,對於族群數量極低的物種而言,這是一大挑戰,因為牠們難以找到配偶。巴貝多環境部專案人員康納・布雷茲(Connor Blades)直言:「如果族群密度不高,螺紋蛇可能連交配對象都找不到。」

除了繁殖限制,棲地破壞更是螺紋蛇面臨的生存危機。據報導,自巴貝多被殖民以來,已有超過98%的森林遭清除,主要用於農業開發。這使原本有限的棲地更趨破碎,加上外來入侵物種威脅,螺紋蛇的生存空間幾近崩潰。

斯普林格呼籲:「螺紋蛇的再現,是對我們的提醒——巴貝多殘存的森林必須受到保護,不只是為了這條小蛇,也是為了整個生態系與我們的自然遺產。」

巴貝多政府與Re:wild計畫持續監測螺紋蛇族群,並進一步評估保育策略,包括棲地復育與防止外來種擴張。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