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再現「藍肉野豬」案例 疑攝入殺鼠劑遭污染 引發警戒

美國加州出現肌肉呈現「鮮亮藍色」的野豬,引發恐慌。圖片來源/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ish and Wildlife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美國加州近日出現肌肉呈現「鮮亮藍色」的野豬,引發當地野生動物單位警覺。加州魚類與野生動物局(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ish and Wildlife,簡稱 CDFW)證實,相關案例顯示這些野豬可能已遭殺鼠劑污染,並警告獵人與民眾留意野味食用安全。

今年 3 月,CDFW 收到蒙特瑞郡(Monterey County)地區的舉報,野生動物捕捉人員在捕獲的野豬屍體中,發現野豬的肉質與內臟呈現異常的「亮藍色」。這一情況最早由城市捕捉野生動物公司(Urban Trapping Wildlife Control)負責人丹・伯頓(Dan Burton)通報。伯頓接受《洛杉磯時報》訪問時形容:「不是一點點藍,而是霓虹藍那樣的藍色。」

CDFW 上週發布聲明指出,檢測結果顯示,這些野豬接觸過含有抗凝血殺鼠劑「二苯香豆素」(Diphacinone)的農藥誘餌。這類殺鼠劑主要用於防治齧齒類,透過抑制血液凝固機制,導致內出血並最終致死。由於該類毒餌通常會添加顏料作為辨識標記,攝入後會使組織呈現藍色。


根據 CDFW 說明,野豬可能直接吃下這些毒餌,或是食用了已經攝入毒餌的其他動物,因此中毒。當局提醒,藍色變化雖然是殺鼠劑中毒的線索,但並非所有中毒動物都會出現藍色肉質。

CDFW 農藥調查協調員萊恩・伯博(Dr. Ryan Bourbour)表示:「獵人應該意識到,如果野豬、鹿、熊或雁等獵物曾接觸過殺鼠劑,肉品可能受到污染。」殺鼠劑在靠近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地區使用時,會對非目標物種構成風險。伯博指出,即便外觀看似正常,獵獲動物的肉仍可能殘留毒素,因此在野外屠宰和食用時需謹慎。

2015年也曾經出現肌肉呈「鮮亮藍色」的野豬。圖片來源/Imgur


這並非加州首次出現「藍肉野豬」。早在 2015 年 9 月,一名使用者以「奇怪的豬」(The Weird Pig)為題,在 Imgur 平台上分享多張野豬照片,畫面中的肉質同樣呈藍色,後來檢測確認這些野豬也曾暴露於殺鼠劑。

由於避免誤食,滅鼠藥會添加藍色顏料。圖片來源/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ish and Wildlife

此外,2018 年一項針對加州獵物的研究發現,在野豬組織樣本中,有超過 8% 檢測出抗凝血殺鼠劑殘留。這些樣本多來自經常出沒於農業或住宅區的野豬,該類區域更有可能使用此類農藥。同一研究亦顯示,黑熊受污染比例更高,樣本中高達 83% 含有殺鼠劑殘留,顯示這種化學物質可能經由食物鏈影響到頂層掠食者。

CDFW 強調,藍色肉質雖是中毒的重要指標之一,但並非每次都會出現,因此不能單靠顏色來判斷是否安全。該局呼籲,民眾與獵人在野外如發現疑似中毒的野生動物,應避免食用並立即通報,以協助進一步調查。

當局亦提醒,殺鼠劑的應用必須遵守規範,以降低對非目標野生動物的影響,並避免污染進一步擴散至生態系統其他層級。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