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蟹戀上海底電纜?研究揭祕電磁場的奇妙吸引力

科學家發現雌性螃蟹會被海底電纜吸引。圖片來源/Getty Image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海底一條條粗壯的電纜,不僅傳輸電力、連接世界,現在還成了雌性螃蟹的「最愛」。英國樸茨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的最新研究指出,雌性螃蟹會被海底電纜釋放的電磁場吸引,甚至願意「久留不走」。研究人員擔心,這種人類看似有趣的「電磁吸引」,可能會干擾螃蟹的自然遷徙,恐怕會改變牠們的生殖模式,進而影響族群數量。

綜合外媒報導,這項研究由博士生伊莉莎白・詹姆斯(Elizabeth James)主導,她和團隊在實驗室中安置了 120 隻螃蟹,並讓牠們接觸不同強度的電磁場。結果顯示:雌蟹幾乎有兩倍的機率會選擇停留在電磁場附近,好似被無形的「電磁泡泡」圈住;雄蟹則顯得冷淡,對於電磁場沒有特別偏好。

詹姆斯直言,這是首次有科學研究證實螃蟹在性別間對電纜電磁場有不同反應。她說:「我們觀察到,即使在相對低強度的電磁場下,母蟹依然展現出鮮明的行為差異,這提醒我們必須更謹慎看待海上能源基礎建設對生態的潛在影響。」

乍聽之下,螃蟹被電磁場吸引,可能像是自然界的小插曲,但別忘了,地球海床上已鋪設了約 140 萬公里的通訊電纜,相當於繞地球赤道 35 圈。而隨著全球衝刺再生能源,海底還將出現更多高壓電纜,把離岸風場的綠電送上陸地。

樸茨茅斯大學環境與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亞歷克斯・福特(Alex Ford)指出:「我們當然需要快速擴展離岸再生能源,以實現氣候目標。但同時也要小心,別在解決一個環境問題的時候,意外製造出新的問題。」

換句話說,若母蟹「愛上」電纜,長久待在不該待的地方,就可能錯過原本該去產卵的沙洲或潮間帶,不單單只是個體的行為,也牽動了族群繁衍與漁業資源。對螃蟹來說,遷徙可是生命大事,許多物種需要從深海移動到淺灘完成繁殖與孵化。如果雌蟹在半路被電纜「迷住」,選擇停駐,那麼下一代的數量與分布就可能受到影響。

科學家形容,這有點像人類在下班回家路上被霓虹燈吸引,乾脆忘了回家吃晚飯。看似無傷大雅,卻可能改變生活習慣,長久下來,甚至會影響人口結構。

事實上,電磁場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早在其他物種身上已有跡象。例如:鰻魚與鮭魚,這些洄游魚類常利用地磁場定位,若電磁干擾過強,可能影響牠們的遷徙路線;部分鯊魚與魟魚族群依賴電感受器捕食,若電磁場改變,恐影響覓食效率;先前研究也發現龍蝦會聚集在電纜附近,顯示甲殼類對電磁場敏感。

如今,加上螃蟹這一例,科學家更確定,人類基礎建設的「副作用」,可能遠超過我們原先的想像。

離岸風電被視為淨零碳排的關鍵,但其基礎建設往往規模龐大。電纜鋪設與電磁外洩,對海洋生態是否造成「慢性壓力」,正成為科學界與政策制定者關注的焦點。詹姆斯強調,未來規劃海上電力設施時,應考慮不同物種與性別的反應差異。「我們必須問:在拯救地球免於氣候危機的同時,是否也能確保不犧牲其他生命的繁衍?」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