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入侵英國海岸 漁民喜憂參半 暖化成推手 漁場變數多

地中海章魚在英國當地以每公斤約7英鎊出售,價格明顯優於一般白肉魚。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今夏,英國西南部德文郡(Devon)與康瓦郡(Cornwall)海岸迎來一場「章魚大入侵」。當地漁民在網中撈起的,不再是熟悉的鰈魚與比目魚,而是數百隻活蹦亂跳的章魚,讓漁港一夕之間變成「章魚之都」。然而,這場突如其來的豐收,也讓捕蟹與捕龍蝦業者陷入焦慮,因為這代表著這些高智商的掠食者正在吞噬海底的甲殼類資源,科學家也憂心這可能會衝擊當地生態。

綜合外媒報導,布里克瑟姆(Brixham)漁夫亞瑟・杜赫斯特(Arthur Dewhirst)回憶,當他將漁網拉上甲板時,「滿眼都是章魚在扭動,我腦中只想到三個字:鈔票、鈔票、鈔票!」章魚在當地市場每公斤可售約7英鎊(約新台幣280元),讓他的週收入暴增一萬英鎊以上。漁民稱這是「從未見過的盛況」。

布里克瑟姆是英格蘭最大的漁市場之一,短短八個月內就賣出逾一萬兩千噸章魚,單日最高成交量達48噸。漁市場經理巴里・楊(Barry Young)形容:「這像是被章魚大軍入侵。我們每天都在驚嘆又有一批章魚湧入。」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海洋生物學教授史蒂夫・辛普森(Steve Simpson)指出,氣候變遷可能是章魚爆發的關鍵原因。「英國剛好位於地中海章魚的北界,但海水溫度正逐年升高,使這裡變得更適合牠們繁衍。」辛普森說,章魚的出現反映了氣候變遷對生態系的深層影響:溫暖的海水正在改寫海洋物種的地理分布。

章魚的繁殖週期短、成長快,當環境條件有利時,族群會迅速擴張。不過,專家提醒這種「豐年現象」往往是暫時的,過去在1950年代也曾發生過章魚暴增,但一年後便銷聲匿跡。

雖然章魚熱潮讓漁民短期受惠,但對仰賴蟹與龍蝦的漁民卻是災難。漁民形容章魚「把陷阱當成餐廳」,在捕蟹籠內大快朵頤,只留下一地的殼與骨骸。

薩爾科姆(Salcombe)捕蟹船長強・多諾姆(Jon Dornom)說,他今年二月首次拉網時,發現「滿船都是章魚」,他說:「牠們力氣驚人,黏在籠子上怎麼也拔不下來。就算放進桶裡,也會爬出來。」他回憶,一趟出海曾捕獲近三公噸章魚,收入高達兩萬英鎊(約新台幣86萬元),但隨後蟹籠中只剩空殼。

章魚的食性極廣,幾乎「見什麼吃什麼」,從魚類、貝類到同類都可能成為獵物。牠們具高度智慧與記憶力,能輕易打開陷阱或容器取食。這讓漁民的心情更為複雜,章魚帶來收入,也可能摧毀整個漁場。

隨著章魚話題在當地爆紅,布里克瑟姆的餐廳與咖啡館紛紛搭上「章魚熱」。一家名為「潮汐」(Tides)的咖啡館在外牆繪上巨型章魚壁畫,另一間「單純的魚」(Simply Fish)餐廳則推出章魚料理,店主羅伯特・西蒙內提(Robert Andre Simonetti)甚至在社群媒體示範烹調步驟。他笑說:「雖然弄得滿手墨汁,但烤章魚配鷹嘴豆醬,味道像濃郁的龍蝦,一試成主顧。」西蒙內提更自豪地宣稱:「布里克瑟姆已是英國的章魚之都。」

幸好,隨著秋季到來,章魚數量明顯減少,大部分漁獲被出口至西班牙與葡萄牙等章魚需求量高的市場。當地漁民形容,這場「章魚之亂」或許只是短暫現象,但也再次提醒人類,當氣候變遷讓暖流北上、物種遷徙,整個生態鏈都將重新洗牌。巴里・楊半開玩笑地說:「牠們沒有提前通知就來了,也不會預告什麼時候走。這次是章魚,下次會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