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類野生動物一生受困鐵籠 台動團呼籲:救救牠們!

記者 李娉婷/報導

野生動物本應在野外自由生活,但台灣過去在沒有規範的情況下,曾有大量私人圈養野生動物的亂象,如今雖已立法規範超過20年,但對於已存在的私養保育類野生動物悲劇,政府卻消極管理!動保團體今(18)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全台至少有22隻保育類動物被飼養在惡劣的環境中,亟待救援,並控訴政府長年漠視問題,讓查核淪於形式,導致野生動物遭受虐待。

一生受困鐵籠的靈長類動物們,在單調的鐵籠內,完全沒有提供動物攀爬擺盪的設施,動物的天性完全被剝奪。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台灣在1989年公告施行《野生動物保育法》前,曾是走私、販售、飼養各式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的天堂,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當時台灣島上甚至有僅次於印尼婆羅洲數量的紅毛猩猩,而在法律公布後,因為政府執法效能低落,還曾因此遭到美國於1994年啟動貿易制裁,要求政府正視野生動物走私、非法貿易問題,促使林務局在當年10月修法,規定所有在野保法修正公布施行前,已飼養保育類野生動物的飼主,必須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請登記列管、接受查核,並應提供符合物種習性的飼養環境。

但20多年過去,法律被落實了嗎?在動保團體的實地走訪、電話訪問下,答案是不。陳玉敏表示,全台登記列管的保育類野生動物總共有2000多隻,數量非常多,因此他們就其中的食肉目、靈長目動物進行追查,發現其中不少動物已辦理飼養登記時間遠低於25年,這些新的個體是怎麼來的?有許多飼主會稱是贈送而來,但政府如何能保證其中沒有私自繁殖的「假贈與真買賣」?此外,還有經民眾檢舉後的稽查,直接讓飼主補登記「就地合法」的狀況,也顯示了管理的漏洞。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執行長姜怡如另指出,就算是現有的登記列管動物,政府也未能有效掌握,除了林務局與各縣市政府掌握的保育類動物數量有落差外,地方政府也不是每一隻動物都會每年進行查核,有些縣市表示在林務局要求下才會查核,有的甚至只進行電話訪談查核,且各縣市沒有一致的查核標準與程序,讓查核、輔導改善嚴重流於形式。

在野外,馬來熊善於爬樹、挖掘樹洞,這樣的生活能讓牠們的指甲自然磨損;而雲林這隻私人飼養的馬來熊,一生被困在狹小單調的籠中,指甲過長無法得到修剪、磨平。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姜怡如舉例雲林一隻被私人飼養的馬來熊,在2015年承辦人員進行查核的時候,有邀請野保專家一起陪同,當時專家提出的建議包含了需要環境豐富化、動物需要可以磨指甲的物品、要增加活動空間、指甲需定期修剪以避免造成穿入性傷害等,但是,到了2019年,動保團體拍攝到的照片顯示,這些狀況全部沒有改善,「過了四年,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即使有查核、即使有專家學者陪同給予意見,飼主如果不改的話,主管機關也無所謂!沒有開罰、沒有沒入動物」姜怡如表示,這個案例顯示出,政府現有的查核只是流於形式的紙上作業罷了。

除了這隻馬來熊外,兩動保團體透過實地查訪,也發現其他多處私人圈養單位有嚴重的動物福利問題,至少有22隻食肉、靈長目(熊、虎、猿猴等)保育類動物被飼養在惡劣的環境中,每個案例都有動物活動空間過小、飼養環境不符合動物習性的問題,其中有些動物甚至無法曬到太陽,長年被關在狹小籠中的動物,身心嚴重失衡,飼主行為形同虐待。

其他動物不當飼養案例:

「野生動物可以被這樣飼養嗎?」陳玉敏表示,這支影片呈現的惡劣狀況,就是政府強調每一年都有查核的結果,為此,兩動保團體要求林務局成立專案小組進行全面普查,確實掌握全台飼養保育類野生動物數量及現況,訂定照養的動物福利規範,要求飼主改善,同時落實嚴格稽核,並呼籲政府介入救援,即刻沒入22隻飼養環境惡劣的動物,尋找適當的場所安置。

「我們知道台灣大部分的野生動物保育收容中心都已經呈現飽和的狀態,所以我們其實也積極的在詢問國外適當的收容中心」陳玉敏舉例,他們已經聯繫到一間熊類收容所,而其中花費最多的會是運輸,但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例如尋求航空公司的贊助,他們非常願意協助救助這些動物,只要政府願意正視問題、成立專案小組。

此外,對於執法的問題,立法委員林淑芬另指出,1994年就開始的私養保育類動物登記列管,絕對不該是永遠允許、沒有落日的登記,「如果過了20年還有新登記,這個列管還有意義嗎?」,她認為過了規定日期之後,未登記的案例應全部視為違法,動物需要另外安置,以落實當初的立法本意:「不論是私人或是假教育之名的農場,都不要再養了。」

立即連署聲援救救野生動物

插畫:COCO MA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