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薄弱 黑市交易被「洗白」 日本外來寵物問題叢生

記者 李娉婷/報導

越來越多人喜歡飼養特殊寵物(Exotic pet,外來寵物、異域寵物、珍異寵物),但這類動物的來源往往難以確認,就算是合法管道購買,也可能涉及非法貿易——這樣的狀況,在日本尤其嚴重。野生動植物貿易監測組織TRAFFIC近日發表的最新報告就指出,日本的薄弱立法助長了外來寵物走私,一旦動物通過日本海關邊境管制,牠們將流入合法的交易市場,有效的被「洗白」。

日本是外來寵物的最大消費國之一。   報告截圖

日本歷來被認為是外來寵物的最大消費國之一,有數百種瀕危物種的需求,包括懶猴、貓頭鷹和多種蟒蛇,都可以被私人擁有,研究人員表示,由於媒體和社群媒體的推動,日本對「偶像」物種的需求激增。6月11日,TRAFFIC發表最新報告《越過紅線:日本的外來寵物貿易》(Crossing the red line: Japan’s exotic pet trade),指出日本的外來寵物貿易已經越過了紅線。

報告分析了日本海關緝獲的案件、媒體報導和判刑報告,在2007年至2018年間,日本海關共緝獲了78起活體動物走私案,涉及1,161隻《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物種,而自2008年以來,每年緝獲的案件量均不超過10起,作者表示,對日本這樣的主要消費國來說,這樣的緝獲量很可能意味著發現率很低。

.《越過紅線:日本的外來寵物貿易》報告(英文版日文版

在緝獲的走私動物中,爬行動物佔了大多數(71%),其次是哺乳動物(19%)和鳥類(6%),還有少量蛛形綱動物、昆蟲、兩棲動物和魚類。一旦進入日本,幾乎所有緝獲記錄中的物種都可以在國內市場不受限制地販售,有效地被「洗白」為合法貿易。

野生動植物貿易監測組織TRAFFIC在本(6)月初發表《越過紅線:日本的外來寵物貿易》報告。   取自TRAFFIC

TRAFFIC駐日本辦公室主任、報告作者Tomomi Kitade:「日本的邊境管制充滿漏洞,且立法薄弱,這讓外來寵物販運者有利可圖,並可能使日本公民面臨境外輸入的人畜共通傳染病風險。」

儘管大多數案件中,被緝獲的動物不超過5隻,但根據被洗白後的動物市場零售價,每隻動物的平均市價約為150萬至360萬日元(約14,000至33,000美元);在2014至2018年間,被緝獲用於外來寵物貿易的野生動物,總價值約為5,410萬至1.256億日元(約49.2萬至110萬美元)。

在被日本海關緝獲之前,泰國和中國大陸是這條供應鏈中最主要的中轉站,其次則為印尼和香港。其中大多數(65%)是透過航空公司客機運輸,其次是國際郵件(24%)、商業貨物空運(8%)和遊輪(3%)。

被緝獲的走私動物有71%是爬行動物、19%是哺乳動物、6%是鳥類,65%的案件是由客機運輸。查獲的哺乳動物中,還包括了185隻靈長類動物和10隻蝙蝠,而這些動物的進口已被日本的《傳染病控制法》明令禁止。   報告截圖

在2012年至2018年調查的25起走私案中,日本海關至少對其中8起的嫌犯提出了刑事指控,《越過紅線》報告表示,儘管數量不多,但這也反映出日本海關當局越來越意識到活體動物走私的嚴重性,因為日本《海關法》規定,應使用行政罰款來處理違法行為,而不是刑事指控。在這些被告中,只有3人被判入獄,最重的判決為22個月有期徒刑,以及80萬日元(約7,447美元)的罰款。

而自2007年以來,在日本發生的12起外來寵物走私案中,至少有18名被告被起訴,他們都是日本公民,其中有4人是寵物店老闆,另至少有4人被認定在日本或海外參與了其他野生動物犯罪活動。

媒體也報導了以日本為目的地的海外緝獲事件,總共有28起,涉及1,207件動物樣本,在其他多個國家的執法行動中,至少逮捕了4位日本藉走私者,顯示出一定程度的犯罪專業化,被逮捕的年輕日本公民指出,有組織在招募年輕人參與跨國野生動物走私。

日本的本土瀕危物種也受到國際寵物貿易的負面影響。   取自The Independent

這項研究還發現了一些證據,表明日本同時也是走私動物的來源國,至少3起發生在2015年後的案件,涉及走私461隻日本特有的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2018年,香港海關查獲一名日本旅客走私60隻日本地龜,該名日本籍走私者隨後被香港法院判處一年有期徒刑。

報告建議,日本政府需要對有關活體動物進出口,以及國內銷售的現行法規進行緊急審查;制定和執行打擊野生動物犯罪的國家行動計劃;加強國際執法合作,尤其是在亞洲地區;與運輸部門合作,讓工作人員能夠發現野生動物走私活動,並將其回報給執法機構。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