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報導
新冠疫情發生後,中國為了減少人畜共通疾病的風險,今(2020)年2月暫時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並且加強打擊野生動物犯罪。而最近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發表年度統計,指出今年度的野生犯罪起訴率大幅上升,光是1至9月共起訴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萬多人,比起去年上升66%!
綜合中媒報導,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於11月9號發表聲明,統計今年1月至9月的野生動物犯罪,共起訴1.5萬多人,比起去年上升66%,其中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的共有6974人,非法狩獵罪3769人,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則有3007人。
・中國林草局改革動作頻頻 年底禁止養殖45種野生動物、啟動野保法修法
為什麼起訴案件變多呢?最高檢負責人解釋了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全國人大常委會要求全國的打擊力度增大,因此各地執法司法機關都加大查處的力度,展開一系列打擊野生動物犯罪的行動;其次則是非法貿易利潤極高,最高檢負責人表示,新冠疫情期間,犯罪分子為了追求高利潤而鋌而走險,將獵捕、買賣野生動物做為職業。
報告中也指出,近年來隨著電商、微商等平臺快速發展,網路交易也成為野生動物地下交易產業鏈的根據地。即便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要求主要電商平臺下架或遮罩、刪除野生動物交易資訊,試圖防堵網路上的野生動物交易,但仍有許多賣家披著合法外衣,利用「暗語」躲過審查,銷售各種野生動物及製品,其中更不乏許多瀕為野生動物!中國裁判文書網資料就顯示,近年來共有120多起在電商平臺非法出售瀕危野生動物的案件,以淘寶、閑魚、轉轉三家平臺為大宗,占比分別為62.0%、19.4%、4.7%。
・狂售瀕危野生動物 用暗語躲審查 中國電商平台大開後門!
除此之外,隨著抖音、快手等平臺傳播,「異寵」也成為了流行,許多人出於獵奇心理,購買野生動物作為寵物,藉此向同儕炫耀。去(2019)年11月,廈門就破獲一起草原巨蜥的走私案,動物數量多達300多隻,而購買人竟多為未成年青少年。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出,異寵產業相當成熟,除了有走私商、進口商、源頭經銷商、分銷商,也有仲介、代理人,以及單純的「異寵」愛好者,龐大的地下交易網路讓人咋舌。
・異寵流行?廈門破獲走私瀕危動物案 嫌疑人多為青少年
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10日分析,中國的野生動物犯罪呈現出案件數量增多、罪名相對集中、犯罪地域較廣、涉案野生動物範圍廣、犯罪交易場所趨網路化、犯罪模式逐漸產業化的特點。
雖然中國已經啟動《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法,但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軍教授仍建議,有關部門應盡快給相關電商平臺經營者一個明確的目錄,名列哪些動植物不允許通過平臺交易,平臺則應該嚴格執行取締,同時,也應明確規範網路平臺的責任管理界限,進一步取締網路平臺的野生動物交易行為,他說:「要履行積極的管理義務,而不是一種形式性的管理義務。」
除了嚴加執法外,最高人民檢察院也指出,近期只要案件的犯罪構成要素足夠,就會採取「快捕」、「快訴」策略,將調查、審理時間大幅縮短,藉此嚴懲野生動物犯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