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誤入盜獵陷阱遭象群遺棄 白化症小象在大象孤兒院找到新家庭

記者 李娉婷/報導

南非一隻受盜獵危害的孤兒小象,在獲救後找到了新家!對於Khanyisa來說,生命之初就充滿了困難,牠患有白化症,並且在只有4個月大時誤入盜獵陷阱,被發現時身受重傷,所幸Khanyisa獲救後不僅順利康復,還在大象孤兒院成功融入了象群,得到了接納牠的新大象媽媽,並且有一個支持牠的綿羊朋友!

患有白化症的小象Khanyisa和牠的養母Lundi。   取自HERD

2020年1月,在南非克留格爾國家公園(Kruger National Park),只有4個月大的Khanyisa被人發現困在盜獵陷阱中,研判已經受困4天,當時牠脫水、耳朵後部和頸部有嚴重的撕裂傷,傷口一直延伸到嘴巴和臉頰,讓牠無法進食,也表明牠幾天來一直在拼命掙扎,試圖掙脫陷阱。此外,在Khanyisa受困地點周圍也沒有象群活動的跡象,牠成了一隻孤兒象。

Khanyisa先是被帶到了鄰近的照顧野生犀牛庇護所(Care for Wild Rhino Sanctuary)治療,經營著大象孤兒院的胡德斯普雷特大象康復與發展基金會(Hoedspruit Elephant Rehabilitation and Development, HERD)則派大象照護團隊前往協助,之後,HERD完成了文件的申請,將Khanyisa轉移到他們的大象孤兒院。

雖然小小年紀就不斷轉換環境,但HERD表示,在他們的「陪伴綿羊」Lammie的幫助下,Khanyisa在大象孤兒院迅速安頓下來,由於牠的嘴巴受傷,餵養過程又更加複雜,但照顧團隊想辦法找到了能成功給Khanyisa餵奶的正確角度,讓牠在進食過程中不會太不舒服,經過三個月的努力,2020年4月底,Khanyisa的傷口順利癒合,在這段時間內,她在相鄰的HERD家園(HERD Homestead)的其他大象身上得到了許多情感支持,而這些大象隨後也成為了Khanyisa的新家人!

在養傷期間,大象孤兒院讓Khanyisa和未來的新家人見面熟悉彼此。   取自HERD
HERD的照顧人員給Khanyisa餵奶。   取自HERD

在Khanyisa完全康復後,與象群的融合接著展開,HERD先是讓帶領象群的雄象Jabulani接納牠,接著是雌象Lundi,Lundi後來還成為了Khanyisa的養母,最後則是整個象群。要讓一隻外來的小象成功融入象群並不容易,需要觀察象群的社會動態,有策略的將小象介紹給新家庭,所幸Khanyisa最終順利融入,也越來越強壯,與象群的關係一天天自然加深。

現在,Khanyisa白天會和象群一起在HERD家園的野外保留區活動,然後在晚上回到大象孤兒院,因為牠還需要飲用照顧人員提供的配方奶,直到約4歲時才能完全斷奶。在晚上回到大象孤兒院後,Khanyisa會和Lammie以及另一隻綿羊睡在一起,陪伴綿羊為來到HERD的孤兒犀牛和小象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HERD創辦人Adine Roode,Lammie在確保Khanyisa的福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牠剛抵達大象孤兒院時,這隻綿羊幫助小象在新環境保持冷靜。

Khanyisa和牠的陪伴綿羊Lammie。   取自HERD
Khanyisa現在是一隻快樂的小象。   取自HERD

HERD表示,Khanyisa得名於牠因為白化症而有的獨特外表,這個詞在當地紹納語(Shona language)中意為「光」或「陽光」,作為一名白化症患者,Khanyisa 在灌木叢中更顯眼了,尤其是當牠身上沒有覆蓋著沙子或泥土時,因此很容易受到掠食者的攻擊,她也對陽光更敏感,並且可能會有和基因突變相關的健康問題。幸運的是,這隻在生命之初便遭逢許多不幸的小象已經有了避風港,牠的新象群和HERD團隊都會試著幫助牠克服這些障礙。

Roode指出,由於人口過剩和野生動物棲地減少,誘捕野生動物的行為正在增加,人們設置套索陷阱盜獵野生動物,是為了獲取食物或將牠們賣掉賺錢。Roode另表示,家園象群中的許多大象也是孤兒,在人工飼養下長大,她說:「我認為這是牠們接納孤兒的原因之一,因為牠們知道這種感覺。」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