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來臨,眾人用著老虎的形象歡慶新年。老虎僅存於亞洲、被譽為百獸之王,目前數量最多、分佈最廣的亞種為孟加拉虎。 孟加拉虎主要分佈於印度和孟加拉國,更是印度的「國家動物」。趁著春節,動物友善網以系列報導呈現這一「大貓」的方方面面,敬請關注。
記者 吳昱賢/報導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調查,目前老虎野外僅剩3,900隻,現存數量最多的孟加拉虎(Bengal tiger)也不過2,500隻,分佈在印度、尼泊爾、不丹和孟加拉,不過你知道嗎?孟加拉虎是印度的「國家動物」,孟加拉虎在印度文化有悠久歷史,政府也因此特別制定「老虎計畫」加強保育,但這項計畫真能讓孟加拉虎重回印度嗎?
1972年4月,孟加拉虎被宣佈為印度的國家動物,正式成為印度的「國獸」。印度部落文化遺產委員會(Tribal Cultural Heritage in India Foundation)指出,孟加拉虎被選為國獸有幾個原因,除了是本土動物、在印度文化擁有悠久歷史外,更重要的是,將孟加拉虎訂為「國獸」將能更順利地推動保育行動。
自西元前25世紀以來,孟加拉虎一直是印度的國家象徵,印度河流域古文明(又名harappa哈拉帕文明)出土的濕婆神(Pashupati)印章中,能看見濕婆神坐在台座,雙腳呈現折疊坐姿,四周有犀牛、老虎、大象、水牛等動物,這四個動物也被印度教視為四方的「方位神」。
孟加拉虎一直受印度人民尊敬,西元300年到西元1279年,朱羅王朝更將老虎放在國旗之中。然而到了20世紀,孟加拉虎卻因盜獵、城市化、森林砍伐及污染,數量急遽下降,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在印度這樣人口稠密的國家,人類與野生動物的衝突是一個大問題,老虎很容易因為捕食家畜而遭『報復』,某些地區甚至將牠們視為有害動物。」
根據2016年的族群普查,印度共有2,500隻孟加拉虎,卡納塔卡邦擁有全國最多的老虎族群,班迪普爾(Bandipur)國家公園有408隻老虎;其次是北阿坎德邦的340隻與中央邦的304隻,老虎族群數量呈現穩定增長,世界自然基金會認為,這全歸功於印度政府積極與非營利組織合作推動的「老虎計畫」。
延伸閱讀:印度野生虎數量穩定上升 即將達到國際保育目標!
老虎計畫從1973年4月啟動,設立了27個老虎保護區,面積超過3.7萬平方公里,計畫重點是設立「核心區域」與「緩衝區」。核心區域不得有任何人類活動,所有居民必須離開核心區,也不得在森林中進營採集、放牧等活動;緩衝區則是「以保護為導向的土地利用」,根據印度政府透露,緩衝區的目的是「當核心區老虎族群外溢時,提供棲息地補充,同時輔導周圍村莊進行特定產業開發,降低對核心區域的影響」。
印度部落文化遺產委員會認為,「老虎計畫」分區的做法能有效解決人虎衝突,該計畫每年投入高達100億盧比(約37億美金)以上的預算,利用自動相機、GIS追蹤老虎族群,並藉由牠們身上獨特的花紋來統計數量,計畫實施以來,估計至少讓老虎數量增加1,000多隻。
「老虎計畫」看似解決了印度的人虎衝突,保障孟加拉虎棲息地,然而政策的執行卻使居住在森林的傳統住民遭到壓迫。長期關注印度農村狀況的非營利組織PARI指出,由於地方官員貪腐嚴重,原居住於保護區的多數居民被迫以低於100萬盧比(約13360美元)的搬遷費離開家園,他們指出:「多數民眾只拿到80萬盧比(約10690美元),許多民眾甚至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被趕走。」
「老虎計畫」第4.9節提供保護區居民兩種搬遷方案:一個家庭可以接受100萬盧比的補償並自行處理搬遷事宜,或者由森林部門全權進行安置,但必須獲得村民的知情同意。1972年《野生動物保護法》第38(V)條也規定,州政府在進行任何安置前,「應確保生活在老虎林或老虎保護區的人們的農業、生計、發展和其他利益」。
2006年印度通過《森林權利法》,賦予部落居民居住在林地的權利,居民若被迫搬遷,可要求政府賠償搬遷費及生計損失。印度媒體「Anadolu Agency」指出:「過去的『老虎計畫』忽略了部落人虎共存的現實,當局濫用權力,驅逐當地人,逼迫他們離開傳統土地。」世界自然基金會印度分會也坦言:「重點在於,我們該如何協助當地社區減少對森林資源的依賴,否則這樣的專案將會形成一種霸權。」
部落組織Jagrit Adivasi Dalit Sangathan表示:「森林居民流離失所,實際上多數州政府沒有提供其他生計選項,部落居民只能被迫到城市尋找工作。」事實上,《國家農村就業保障法》(NREGA)也規定須輔導部落、村莊進行就業,確保其生計,但在執行力不足的情況下,這樣的法律形同虛設。Jagrit Adivasi Dalit Sangathan主席Madhuri憤恨地說:「印度憲法保障平等權,但部落居民被視為二等公民。」現在部落組織仍積極展開運動,試圖爭取公民的尊嚴和權利。
如何平衡動物保育及傳統住民的權利,成為印度政府亟需面對的艱難議題。
參考資料:
林文彥。《印章藝術》。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5月版,第76-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