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4萬隻 美山區灰熊樂吞飛蛾餐!食物種類多元讓人欣喜

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所有熊科動物中,除了北極熊為肉食動物外,其他的熊都屬雜食性,有些則是吃植物吃得比肉更多,例如台灣黑熊,就有超過80%食物來自植物,不過,你有聽過吃蛾的熊嗎?對灰熊來說,美國懷俄明州西北部的貧瘠山坡似乎不適合生活,這裡大型獵物稀少、藍莓也無法在此生長,但每年夏天,在這片荒涼的景色中,都會有超過百隻灰熊在這飽餐一頓,牠們吃的正是高熱量的「飛蛾自助餐」,有時,每隻灰熊一天甚至能吞下4萬多隻飛蛾!

灰熊的飲食非常多元,在美國懷俄明州西北部,有一群灰熊每年夏天都會吃掉大量飛蛾。   取自The Guardian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每天夏天,數以億計的行軍切夜蛾(army cutworm moth)都會從加拿大西北領地遷徙到洛磯山脈西部、位於美國懷俄明州西北部的區域,移動距離超過1,600公里,這種富含脂肪、有半個拇指那麼大的昆蟲被一些生物學家稱為「熊的奶油」,牠們已被證實是該地區灰熊的重要食物來源。

生物學家估計,每年約有200隻灰熊以飛蛾為食,而每克飛蛾能為熊提供約8卡路里的熱量,有些熊每天可以吃掉4萬隻飛蛾。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跨部門灰熊研究小組負責人范瑪寧(Frank van Manen)說:「熊可以在大約一個月的時間裡,在這些飛蛾點獲得三分之一的冬眠所需脂肪。」

當白皮松子、克拉克鉤吻鱒等灰熊的其他食物來源受到全球暖化、疾病和入侵物種的打擊時,行軍切夜蛾的數量卻保持穩定,這讓牠們成為灰熊在美國復育的關鍵因素。現在,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加強對這些飛蛾的了解,像是牠們的生命週期、遷徙路線和健康狀況等,因為牠們的命運,可能和灰熊的的命運交織。

這些只有4公分大的昆蟲,能夠以數以億計的數量遷移這麼長的距離,可以說是個奇蹟。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行軍切夜蛾不僅從北美大平原飛到美國懷俄明州和蒙大拿州的山區,還會從遙遠的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亞伯達省,甚至西北領地的南部飛來。

在行軍切夜蛾小小的身體中,脂肪的比例高達65%。   取自The Guardian

蒙大拿州立大學(Montana State University)研究飛蛾的昆蟲學家迪特莫(Clare Dittemore)說:「對一隻昆蟲來說,能在一年內完成這個生命週期真的很不可思議。」這些昆蟲的飛行路線相當筆直,牠們很少走距離更長的彎路,並可能靠著月亮和星光導航,這也是牠們常出現在房屋、車庫和任何夜間有亮光之處的原因。

研究人員認為,目前行軍切夜蛾的族群還是相當健康,而且因為牠們來自遠至密蘇里河(Missouri River)和北至加拿大西北領地等許多地點,因此族群不太會受到區域性問題的影響,例如殺蟲劑的使用或洪水。

灰熊則是曾經遍佈北美西半部,但在歐洲人於1800年代一波又一波地遷入後,許多灰熊遭到獵殺,到了1970年代中期,美國本土48州的灰熊數量已經剩下不到800隻。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由於公眾保育意識的提升,以及《瀕危物種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的保護,美國的灰熊族群逐漸開拓出了一條生路,如今該國約有2,200隻灰熊,牠們大部分生活在蒙大拿州和懷俄明州,有少部分生活在愛達荷州和華盛頓州。

不過,灰熊在美國的未來仍然相當不穩定。近年來,一些政治人物、獵人和牧場主都主張將其從瀕危物種名單除名,開放狩獵;保育人士則表示,灰熊的數量離完全恢復還很遠。而熊吃什麼,往往是這場爭論的焦點,因此監測牠們的食物來源對於了解這種生物的未來相當重要,對像范瑪寧這樣的專家來說,了解灰熊有多種食物選擇,為牠們的未來帶來了希望。

雖然這個國家最大的掠食者和這些棕色小昆蟲之間的奇怪連結是一種希望,但這個現象的獨特性,也正在成為它最大的弱點之一。過去,只有少數人知道灰熊會吃蛾,但社群媒體出現後,這不再是秘密,許多人爬上山想看看這樣的奇景,雖然有些飛蛾點可以透過望遠鏡從遠處安全欣賞,有些則比較棘手,例如,有一個飛蛾點每天可能會有幾十隻熊到訪,民眾常常在翻過山稜後,突然就進入了熊群活動區。范瑪寧表示,被嚇跑的熊可能會失去一天的食物,這可能高達2萬卡路里,如果牠們常常遇到人類,可能就不會再回到這個地點。

不過即使擔心人類的到來,只要氣候危機不會從根本上改變高山的坡度,灰熊和行軍切夜蛾的這種關係,依然是一個成功的保育案例,蒙大拿州昆蟲學教授皮特森(Bob Peterson)說:「這是一個很酷的故事,當我們對環境有這麼多的憂慮時,這是一個保持樂觀的機會。」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