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機拍歪 日本科學家意外發現這種海鳥只在飛行時便便

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一出門就想上廁所嗎?你的這個習慣,海鳥也懂!近期一篇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的新研究發現,海鳥不是在海面漂浮時上廁所,牠們的排泄習慣相當特別,總是在「飛行途中」大便,每4到10分鐘就會排泄一次。而這個行為,可能為遠離海岸的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營養物質。

日本科學家發現,大水薙鳥幾乎只在飛行時上廁所。   取自Smithsonian Magazine

在日本的一個海鳥繁殖地,東京大學的海鳥生物學家上坂(Leo Uesaka)將攝影機裝到一種名為「大水薙鳥」(Calonectris leucomelas)的海鳥腹部,他當時的意圖很單純:觀察牠們飛出水面時腿部的運動。

之後上坂開始觀看錄下的影片,結果卻發現,除了稀哩嘩啦落下的海鳥糞便,攝影機幾乎什麼也沒拍到。不過,這些畫面給了上坂新的靈感,他注意到攝影機拍下了大量海鳥在空中排泄的畫面——是時候改變他的研究計畫了!

上坂重新分析了15隻大水薙鳥長達35小時的錄影畫面,發現這些海鳥每4到10分鐘就會排泄一次,平均每小時排泄5次,每小時體重減輕約5%。大水薙鳥排泄的頻率之高,令研究人員感到驚訝,此外,牠們排泄的間隔時間看起來都很規律,而且幾乎只在飛行時上廁所,偶爾還會單純為了這個目的起飛:有些海鳥在短短一分鐘內起飛、排泄,然後又回到了水面。

上坂和他的共同作者,東京大學的佐藤(Katsufumi Sato)仍無法明確解釋為什麼這些海鳥如此頻繁地排便,或者為什麼牠們會在空中排便。不過他們推測,幾乎只在飛行過程中排泄可能是種「衛生措施」,可以讓糞便遠離羽毛,進而降低疾病感染的風險。

研究人員的另一個推測是,在空中排泄可以降低吸引潛在掠食者的可能性,像鯊魚和海豹這樣的掠食者,可能會對糞便的氣味和靠近海面的海鳥做出反應。

雖然研究海鳥的排泄習慣聽起來可能有點蠢,但這並非出於一時好奇,其中蘊藏著重要的科學問題。同樣研究海鳥、但未參與這項研究的英國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海洋生態學家鄧恩(Ruth Dunn):「我們知道,透過捕食獵物,海鳥對生態系的影響巨大。但現在越來越多研究小組開始思考另一端的影響:牠們排出的海鳥糞。」

研究人員表示,被排入大海的海鳥糞便能為水下浮游生物提供營養。   取自Scientific American

這項思考不只存在於海鳥研究中,近幾十年來,科學家開始意識到,動物產生的排泄物會根據其習性,將磷和氮等重要元素輸送到整個生態系。海鳥糞便含有大量的氮和磷,可以為水下浮游生物提供營養,雖然一隻鳥的糞便量微不足道,但全球估計有超過4.24億隻海鳥,牠們的糞便能產生顯著的累積影響。

此外,在海鳥大量聚集的地區,也可能會產生更強的局部效應。上板舉例,有海鳥棲地的島嶼周圍水域,珊瑚似乎長得更快、魚類也更多。

上述的海鳥排泄習慣是否為大水薙鳥和其近親獨有,也還有待觀察。目前上板已收集了黑尾鷗(Larus crassirostris)的類似影片素材,但他還沒有動手去仔細研究,因為這種海鳥並不是非常出色的攝影師。上板說:「大多數時候,影片只拍到了大海和海鳥自己的屁股。」

上板也計劃未來會使用GPS精確追蹤海鳥排泄的地點,希望能觀察出牠們的排泄物如何影響海洋生態。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